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天刚亮,田埂上的泥还软,三个妇人已经站在试验田边。她们手里攥着纸笔,裤脚卷到小腿,沾满湿泥,脸上却顾不上擦汗。年纪最小的那个喘着气说:“云姐,我们……还能记卡吗?”
我从竹篮里取出一叠装订好的粗纸册,封面上用墨笔写着“农事七日记”五个字,边角有些毛糙,是顾柏舟昨夜就着油灯裁的。我把册子递过去:“不用再抄了,每人一本,记满可以来换新的。”
她们愣了一下,接过册子翻了翻,手指在页边摩挲着,像是怕弄坏了。年纪大的那位抬头看我:“这……真能给我们?”
“当然。”我说,“种地的人,最该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。你们愿意学,我就愿意教。”
话音刚落,林婶提着水桶从自家田里走出来,路过时把桶放下,站到我旁边。她从怀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,展开来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她家田里的松土次数、浇水时间,还有苗高变化。她扬了扬手:“我男人前天自己翻的地,按册子上的‘三寸深’量着锄头下土。昨儿他蹲田头看了半晌,回来跟我说,‘这苗根扎得深,比往年壮实。’”
她顿了顿,声音抬高了些:“他还说,‘谁教的不重要,收成才重要。’”
老陶叔拄着拐也来了,站在田埂上,从袖子里掏出两张纸。一张是他亲戚家按老法子种的地,苗稀,根细;另一张是他自己试验田的记录,苗齐,根粗。他把两张纸并排贴在木板上,指着说:“差了整整一石二斗。这不是我瞎说,是地里长出来的。”
人群慢慢围了过来。有人低头看册子,有人伸手摸试验田的土,试着用指头插进去量深浅。一个年轻后生蹲下身子,照着册子上的图,拿小竹片在田垄上划出等距的线。他一边划一边念:“先松土,再浇水,三日后看苗……”
我走到试验田边,拿起竹尺,插进土里量了量:“今天不松土,浇水一次,量到土湿四成半。”我抽出竹尺,指了指上面的刻痕,“湿到这里,不能再多。”
他们一个个俯身试了试,有的还掏出随身带的小刀,在竹片上刻下标记。林婶忽然大声说:“咱们不叫组,也不立名。就叫‘想把地种好的人’!”
众人哄笑起来,有人应声:“对!谁不想地里多打粮?”
正说着,坡下传来脚步声。几个陌生面孔走近,穿着邻村的粗布衣,手里也拿着纸笔。带头的是个中年汉子,挠了挠头:“听说这儿有种地的新法子?我们……能听听吗?”
我还没开口,林婶已经迎上去:“能!当然能!云姐说了,谁来都行,只要真心想学。”
我转身从篮子里又取出几本册子,递过去:“每日辰时开讲,就在田头。讲完可以提问题,也可以自己下田试。”
那汉子接过册子,翻了两页,忽然抬头:“这字……是谁写的?”
“我男人。”我说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