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宣和三年四月二十二日,遂昌城,白马义从政事厅大堂。春阳明媚,百废待兴。赵信坐在主位之上,手中握着一份由讲武堂参谋组起草的文件——《军政一体发展规划纲要》。他缓缓展开卷轴,目光坚定:
“打仗是为了活命,治理是为了活得更好。”
这是他在夺取遂昌之后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之一:
不仅要打赢仗,更要建起一套能支撑政权发展的治理体系。
【背景驱动:从军事割据到政权建设】
随着白马义从接连取得军事胜利,占领区域不断扩大,人口与资源日益增多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
军队与地方政务分离,沟通效率低下;
粮食调配混乱,部分地区出现供给不足;
百姓归顺后缺乏有效管理,秩序重建缓慢;
地方士绅、商人、流民之间矛盾频发;
赵信意识到,若不及时建立统一的治理机制,迟早会陷入“胜而不稳”的困境。于是,他召集讲武堂参谋组、民政接管人员与将领们,共同制定《军政一体发展规划》,推动军队与地方行政深度融合。
【规划核心:三线并进,构建稳定体系】
《军政一体发展规划》围绕三大主线展开:
一、【权力结构重组】
设立“军政合署”作为最高决策机构,由赵信亲自领导;
下设“军务司”、“民政司”、“财政司”三大职能部门;
各县设立“军政合一办事处”,由军官兼任地方长官;
此举旨在打破传统“军民分治”的壁垒,确保政策执行高效统一。
二、【资源统筹分配】
建立统一粮仓制度,实行“按需调度”;
推行“军田制”,鼓励士兵参与农耕,自给自足;
招募工匠、商人,组建“后勤保障营”,负责物资制造与流通;
赵信特别强调:“我们要让百姓吃饱饭,让士兵有衣穿。”
三、【基层治理改革】
推行“十户一伍、百户一里”的基层组织架构;
选拔地方贤才担任“乡约”、“保正”,协助军队管理;
建立“百姓议事堂”,定期听取民意,解决纠纷;
这一系列举措,迅速赢得了民心。一位老农感慨道:“以前当兵的是来抢东西的,现在却是来帮我们修路、种地。”
【实施过程:先试点,再推广】
为了稳妥推进改革,赵信选择以遂昌为中心进行试点:
1.
设立军政联合指挥部
将讲武堂部分学员调入政事厅,协助政务处理;
安排军官轮流驻守各村,监督粮食发放与治安维护;
2.
推行“军屯制”
在周边山地开垦荒地,种植粮食;
士兵轮休期间参与耕作,提升军粮储备;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