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从盛京去往招河谷的沿途,河网如银链般纵横交错,滋养得两岸土地肥沃得能攥出油来,水草丰茂间又夹杂着山高林深的险地。
许多满族城池便见缝插针地建在平谷之中,城墙依山而筑,看似易守难攻。
可这样的地形对游击军而言堪称天赐利好:
随便一座山岗都能作为天然制高点,士兵们将大炮稳稳架在山脊,通过远望筒锁定城墙垛口,调整好仰角后轰然开炮,硝烟散去时,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轰开缺口。
大炮与巨炮的区别在此刻显露无遗。
经巨炮轰击的城池往往化为齑粉,砖石与血肉混作一团,连半点金银财物都剩不下;
而游击军使用的大炮虽同样威力惊人,却能在轰塌城墙、歼灭守军后,留下完好的粮仓与宝库——
那些藏在地窖里的银子、绸缎,还有熔铸成块的金锭,都能被完整缴获,成为实打实的战利品。
游击军士兵们扛着炮管向山顶攀爬时,早已算准了这点,嘴角挂着期待的笑:
这趟招河谷之行,定能满载而归。
轨车在草原与山谷间穿梭,如今成了移动的补给线——
向前线运送预制道床时,车厢里堆着松木与钢轨,铁轮碾过铁轨的震动让木柴“咯吱”作响;
归途则被财物、粮草与矿产塞满,麻袋里的粮食晃动着发出“沙沙”声,银锭与矿石碰撞的“叮当”声一路相随。
操作人员两班倒,白日里顶着烈日检查轨距,夜晚就着月光给轴承上油,若非这般连轴转,根本撑不起这般高强度的运输节奏。
“快应队”则选了宽甸这条密林小道,队伍像利箭般射向大明曾经的“奴儿干都司”地界。
他们的战术简单直接:
组炮架起便轰,烧起的浓烟能映红半边天,从不为搜刮战利品耽误时间。
这种“焚营拔寨”的打法让他们推进神速,此刻已穿过密林踏入松花江河谷,宁古塔的轮廓已在远望筒里若隐若现。
这座被满族视为圣地的城池虽驻兵不多,却藏着部族的祖坟与秘史,旗兵们握着长刀在城头巡逻,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包衣奴二代张序和跟在队伍末尾,手里攥着磨得发亮的指路木牌,眼睛却直勾勾盯着“快应队”的阵型。
他做梦都想加入这支队伍,可打听来打听去,连个报名的门路都找不到——
这队伍里压根没有“长官”一说,所有人都穿着同款赤波云纹战袍,哪怕是远道而来的十二位教官,也和普通队员同吃同住,职级上半分不显。
外人看着好像有指挥,其实不过是十人小队里的分工不同: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