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最早进入大明的‘耶稣会’成员,也曾系统研究过这里的瘟疫,尝试过放血、草药等治疗手段。”
汤若望继续说道,
“我们发现大明的瘟疫与‘黑死病’症状不同,多表现为高热、咳血、关节肿痛,推测是通过呼吸或接触传染,却始终没弄清具体的传播路径,更别提根治之法。”
说罢,他将期盼的目光投向朱有建,眼中闪烁着狂热的信任。
在他看来,圣皇定然能从昊天上帝的神谕中得到启示——
这并非凭空猜测。
自去年四月起,肆虐大明多年的瘟疫忽然销声匿迹;
五月初五,圣皇与民同乐,永定河上龙舟竞渡再现生机;
六月派队在怀来卫修塘蓄水,九月便化解了永定河水患;
之后更派人往山西施行增雨、灭蝗之法,一举缓解干旱与蝗灾;
今年三月再赴陕西增雨,如今十月已过,那边再无旱情传来,蓄塘队更在山西、陕西遍地开花,让旱地渐成良田……
这一桩桩“神迹”,怎能不让人坚信圣皇身负神谕?
朱有建听着汤若望的话,心中暗自了然——
所谓的“黑死病”便是欧洲中世纪的鼠疫,与大明的鼠疫同属一类,只是因地域、气候差异表现出不同症状。
他迎着汤若望的目光,缓缓开口:
“欧罗巴的隔离之法,与大明医家‘避疫’的主张不谋而合,这说明阻断传播是应对瘟疫的共通之道。
至于预防与治疗,朕虽无‘神谕’直指答案,但医家们已发现‘鼠疫随鼠生’的规律,汤先生也提到老鼠是传播关键,这便是方向。”
他看向医科大的众人:
“既然已知老鼠是媒介,那便从灭鼠、防鼠入手;
已知呼吸可能传染,便让接触患者的医者佩戴浸药的口罩;
已知高热是主症,便继续钻研退热、解毒的方剂。一步一步来,总能摸到门路。”
这番话虽未提“神谕”,却让汤若望更加笃定圣皇的“启示”——
圣皇总能从纷繁线索中找到关键,这便是神的指引。
医家们也重燃信心,欧洲的“黑死病”能靠隔离控制,大明的鼠疫为何不能靠灭鼠、防染、研药根治?
礼堂内的气氛彻底转向积极,从对瘟疫的恐惧,变成了对具体对策的思考,连空气中都仿佛多了几分与灾厄抗争的决心。
汤若望在心里暗道:
这桩桩件件,若没有神谕启示,谁能相信人类能呼风唤雨、让老天下雨?
谁能想到用震天雷开凿山石、修塘蓄水?
谁又能料到寻常麻鸭能成为灭蝗利器?
此刻面对瘟疫这千年难题,圣皇的神谕里一定藏着答案,只是尚未揭晓。
台下众人也顺着汤若望的目光齐刷刷看向主席台,连医家们都暂时停了讨论——
这位总能在绝境中带来奇迹的圣皇,会不会再次从昊天上帝的启示中,找到破解瘟疫的关键?
礼堂里的气氛又一次变得凝重而期待,数千道目光聚焦在主席台上的身影上,仿佛所有人的希望都系在了那身明黄的龙袍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