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他取出竹制药斗,依次摆出茵陈、栀子、茯苓等药材:"这是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里的谷疸专方——茯苓栀子茵陈汤。您看这茵陈(《本草纲目》称其'治通身发黄')像不像清洁工?专门清理肝胆肠道的湿热垃圾;栀子(《神农本草经》'主五内邪气')好比下水道疏通剂,把淤积的浊热从小便引出......"
第四章 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
初诊方严格遵循"热淫于内,治以咸寒"的经旨:茵陈30g(君药,清热利湿退黄)、栀子15g(臣药,泻火除烦)、茯苓20g(佐药,健脾渗湿)为核心,配苍术12g(燥湿运脾)、黄连9g(泻心火)、枳实9g(破气消痞),再以防己10g(通十二经湿邪)、泽泻15g(导膀胱浊热)为使药。
"为什么不用大黄?"小颜看着药方疑惑,"我看网上说黄疸要'通便排毒'。"
岐大夫摇摇头:"《伤寒论》下法自有禁忌。您父亲脉虽浮缓但重按无力,是'虚中夹实'之证。若用大黄(攻下峻药),好比强拆危房,虽能去堵却会伤正。此方以'清利'为主,就像用 gentle 模式清理电脑缓存,不伤系统又能杀毒。"
第五章 药效显现的奇妙之夜
头煎药服下两小时后,颜总突然想去厕所。小颜扶着他出来时惊叹:"爸,小便颜色变浅了!"岐大夫观察便器,见尿液由浓茶色转为琥珀色,点头道:"《温热论》云'通阳不在温,而在利小便',湿热有了出路,黄疸就去了三分。"
子夜时分,颜总腹中突然肠鸣作响,排出大量酸臭宿便。岐大夫闻之喜道:"这是枳实、黄连在起效,把胃中'陈腐之粮'(食积)请出去了。"随即调整药方:减黄连至6g(防苦寒伤胃),加白术15g(《本草汇言》"脾脏补气第一要药")。
次日清晨,颜总白睛黄色已退大半,舌苔也由厚黄转薄白。岐大夫诊脉后笑道:"右关脉渐和,脾土有生气了。就像干旱的田地浇了春水,禾苗开始抬头了。"
第六章 治未病的现代启示
一周后颜总复诊,面色已恢复正常。岐大夫特意带他到诊室后的"五行园":"您看这竹子(属木,对应肝)和菖蒲(属水,对应肾),原本该'水生木',但如果火旺(心火过亢),就会烤干水分(肾阴不足),进而烧到竹子(肝阳上亢)。您的病就是这个道理。"
"那我以后怎么避免复发?"颜总摸着腕间新换的沉香手串,眼神少了几分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