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河工稽核司”的牌子,如同投入滚油锅的一瓢冷水,在淮安漕运衙门内外炸开了锅。
这块由巡漕御史李明亲笔题写、盖着鲜红钦差关防大印的木牌,就挂在漕运衙门西侧一间原本堆放杂物的偏厅门口。
牌子挂上的当天,偏厅里就多了七八张桌椅,坐着的人却泾渭分明。
一边是李明从京城带来的三位账房先生,个个戴着水晶眼镜,表情严肃,面前堆着小山般的账册算盘,眼神锐利得能穿透纸背。
另一边则是钱有礼捏着鼻子、万般不情愿地“推荐”来的几个地方吏员,缩手缩脚,眼神躲闪,如同被赶上架的鸭子。
领头的,正是李明抵达淮安时第一个“热情接待”他的那位——通判吴德庸。
此刻他脸上那标志性的假笑已经挂不住了,只剩下一片愁云惨雾。
他负责“协调”稽核工作,说白了,就是当个眼线兼灭火队员。
“李大人…这…这查账,是否从缓?历年账目浩如烟海,仓促之间…”吴德庸搓着手,试图做最后的挣扎。
李明端坐主位,慢条斯理地品着茶,眼皮都没抬:“吴通判,朝廷急务,岂容拖延?就从近三年的漕粮入库、工料采买、力工钱粮发放这三项开始。
京城来的三位先生精于算学,地方上的几位吏员熟悉旧例,正好互补。
十日之内,我要看到这三项核心账目的初步稽核结果。
账册,忠叔已带人去各库房调取了,想必…不会有什么‘遗失’吧?”
他最后一句轻飘飘的,目光却如实质般落在吴德庸脸上。
吴德庸冷汗“唰”就下来了,连连躬身:“不敢!不敢!下官这就去催!这就去催!”他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退了出去。
查账的齿轮,在巨大的阻力下,终于强行转动起来。
起初几日,风平浪静。
地方吏员磨洋工,一问三不知。
京城账房则埋头苦算,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