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偏厅里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
然而,当算盘声越来越密集,当京城账房眉头越皱越紧,当一张张写满疑问和计算草稿的纸张堆积起来时,暗流开始涌动。
稽核的焦点首先集中在力工钱粮发放上。
李明从京城带来的账房老赵,是个在户部清吏司干了三十年的老手,最擅长的就是揪“老鼠尾巴”。
他很快就从一堆看似正常的流水账里,发现了极其规律的“克扣”痕迹。
“大人请看,”老赵指着账册,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,“码头力工每日额定一百二十文,账上记载发放一百二十文。
但根据我们夜访码头所得,实际发放不足五十文者比比皆是!这中间的差额,去了哪里?”他翻到另一本关联账册,“再看这里,‘损耗钱’、‘风险钱’等名目支出,数额巨大,但去向模糊,经手人签押混乱,甚至多有代签!更荒谬的是,”他推了推眼镜,指着几行数字,“这‘损耗钱’的支出,竟与力工实际人数完全对不上!多报了近三成!”
证据凿凿!地方吏员中一个年轻些的书办,脸色煞白,嘴唇哆嗦着,想说什么又不敢说。
紧接着,工料采买的账目也被撕开了口子。
另一位账房先生老孙,指着几份采购石料、木料的单据,气得胡子直抖:“荒谬!简直荒谬!这采买的青条石,价格高出市价三倍有余!还有这‘上等松木’,账册记录是二十两银子一方,可据我们所知,市面上最好的楠木也不过十五两!更离奇的是,”他抽出一张单子,“这采购数量也明显虚高!码头七号仓去年维修,账上记载用了五百方条石,可那仓库满打满算,顶多用三百方!多出的两百方石头,难道被他们吃了不成?!”
地方吏员们头埋得更低了,恨不得钻进地缝里。
最重磅的炸弹,来自损耗记录的稽核。
老账房钱先生,沉默寡言,但心细如发。
他盯着一本记录“意外损耗”的专册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
上面记载着某月某日,某船丝绸因“船板渗水”损毁三十匹;某月某日,某仓米粮因“鼠患”损耗百石;某月某日,某批瓷器因“装卸不慎”破损五十箱……记录详尽,理由“充分”,签押齐全。
然而,钱先生将这本专册与对应的入库单、运输记录、仓储日志一一比对,再结合京城账房核算出的“合理损耗率”,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浮出水面。
“大人,”钱先生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,“近三年,仅淮安一处码头,账面上记录的‘意外损耗’物资总值,就高达纹银十五万两!远超合理损耗三倍有余!其中,丝绸、瓷器、精细米粮等贵重物品占比奇高!而更关键的是,”他拿起一叠比对后的单据,“这些‘损耗’发生的时间点、对应的货物批次,与地方几家大商行申报‘减税’、‘补偿’的时间,高度吻合!几乎可以断定,这是有组织、成规模的监守自盗!大量完好物资被恶意报损,然后…恐怕是流入了黑市,或者被某些人私吞变卖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