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,窗外的风从玻璃缝隙钻进来,带着金属与机油混杂的气息。他盯着电脑屏幕,屏幕上是阿梅发来的那条消息:“刘哥,我发现那份2018年的报告里,有个细节好像被改过。”
他没回。
不是不想回,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。
他点开那份报告,逐页翻看,心里像是压了块砖头。数据的变化曲线看起来没什么异常,可当他在旧版本和新版本之间来回切换时,终于发现了端倪——某个关键节点上的数值,在旧版中比新版低了整整两个百分点。
这不是误差,是人为调整。
他靠在椅背上,闭了会儿眼。脑子里浮现出昨天傍晚那个画面:夕阳把车间染成了橘红色,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、讨论、笑,一切看起来那么正常。但现实是,他们离真正的环保标准还有差距,而且这个差距,可能早就存在了。
手机又震动了一下。
“刘哥?你在吗?”阿梅的消息追上来。
他拿起手机,打了个字,又删掉,最后只回了一个“嗯”。
然后他起身,去开会了。
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,技术组的小王、维修班的李师傅、安全部门的老张,都是熟面孔。没人说话,气氛有点沉。
刘好仃坐下后,直接开了投影仪,调出那份报告。
“这是2018年我们搬迁后的第一次环保审查记录。”他说,“你们看看这张图。”
小王凑近屏幕:“这……怎么跟我们现在测的数据不太一样?”
“因为有人动了手脚。”刘好仃的声音很平静,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。
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。
“这不是现在的问题,”他继续说,“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习惯——为了达标,临时调参数、改数据,甚至让员工背下一套‘标准话术’来应付检查。”
老张皱眉:“你是说,以前的人……造假?”
“不能说是造假。”刘好仃摇摇头,“只能说是应对策略。但现在不行了,环保标准越来越严,监管也越来越细。如果我们还停留在‘应付’层面,迟早要吃大亏。”
李师傅摸着下巴:“那咱们该怎么办?总不能天天守着数据吧?”
“当然不能。”刘好仃打开另一个文档,“我们要做的是三件事:培训、制度、监督。”
他指着屏幕上的三个关键词,一一解释:
“第一,培训。不是走个形式,是要让大家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,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执行。环保不是任务,是责任。”
“第二,制度。我们要细化每一个操作步骤,制定《环保执行手册》,把每个岗位该做什么、怎么做、做到什么程度都写清楚。”
“第三,监督。不是查谁犯错,而是确保流程正确。我们可以建立每日巡检、每周抽查机制,用数据说话,而不是凭感觉。”
说完,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