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扫过控制台,17号炉的监控画面安静得像一杯刚倒满的清水。刘好仃坐在工位上,手里捏着一张裁得整整齐齐的纸条,上面写着六个字:“我们烧玻璃。”他没急着贴上白板,而是把它对折了两次,塞进了笔筒最底下——像是把一句刚学会的外语藏进兜里,准备出门前再默念几遍。
半小时后,小林端着两杯热腾腾的肠粉推门进来,油纸袋还冒着白气。“刘师傅,您真打算拿这六个字当国际口号?外国人听了怕是要问,你们是开烧烤摊的吧?”
“烧玻璃,又不是烧炭。”刘好仃接过肠粉,笑出一口整齐的白牙,“可你想想,哪个国家的人不认‘烧’这个动作?火一着,东西就变了样。这是全世界都懂的开始。”
阿芳已经打开平板,屏幕上是昨晚新建的文件夹,路径清晰得像一条刚铺好的铁轨:Global_Marketing_Prospect > Cultural_Temperature_Test。她点开子目录,里面静静躺着小林昨晚提交的短视频脚本草稿——标题写着《AI预警十五分钟,老师傅顺手调风阀》。
“这标题得改。”刘好仃咬了口肠粉,芝麻酱沾在嘴角,“‘顺手’听着像碰运气,咱们这叫经验闭环。”
“那改成‘精准干预’?”小林问。
“太冷。”阿芳摇头,“巴西客户要是看到这个词,估计以为我们在做手术。”
“所以。”刘好仃擦擦手,打开自己的笔记本,翻到一页写满客户原话的记录,“咱们得先搞清楚,同一句话,在不同耳朵里,听出的是钟声、是音乐,还是警报。”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德国客户说:“精准得像钟表。”
巴西经理写:“这玻璃有温度。”
日本来信问:“老师傅还在一线吗?”
“三个国家,三种听法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他们听的,都是我们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一瞬,窗外17号炉的火光在玻璃墙上轻轻晃动,像有人在远处打手电。
“问题来了。”小林挠头,“咱们总不能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吧?”
“不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见人,就说他们听得懂的人话。”
阿芳忽然抬头:“那‘我们烧玻璃’这句话,翻译过去,会不会……太糙了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