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糙不糙不重要。”刘好仃翻开老张的巡检笔记,指着一行字,“重要的是,它真。老张写‘炉温差0.5℃,结晶起’,八个字,没形容词,可谁看了都知道他在乎什么。”
他合上本子,看向两人:“现在,咱们得把‘真’翻译成‘懂’。”
任务分下去了。阿芳负责扒拉过去三年所有海外邮件、回执、会议纪要,按国别归档;小林去调退货记录,专门筛那些写着“文化不适”“视觉忌讳”的备注单;刘好仃则把老张本子里被圈过三次以上的词都抄下来——“火候”“手感”“稳”“老师傅”“不出错”。
中午前,阿芳的平板上多了张四象限图。横轴标着“情感表达强度”,从冷到热;纵轴是“规则依赖程度”,从松到严。她用三个小图标轻轻点在图上:德国靠右上角,规则强、情感克制;巴西在左下,热情奔放但忌讳明确;日本偏右下,重秩序也重人情。
“你看。”她指着巴西那点,“客户说‘有温度’,可我们那批红梅杯被退,就因为图案像血滴——他们信天主,对红色敏感。”
“所以热情不等于随便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就像炉火,看着乱窜,其实得看风道。”
小林举着手里的退货单:“还有个事,中东那批货退了,说包装上的龙像恶魔。咱们以为是吉祥,人家当灾星。”
“那日本呢?”刘好仃问。
“他们三次来厂,都特意绕到老车间,看老师傅磨边。”阿芳翻出照片,“有一次,客户站在张师傅背后,看了十分钟,没说话,就拍了张他手背的皱纹。”
刘好仃沉默片刻,忽然笑了:“他们不是在看人,是在看时间。”
下午两点,白板换了新面孔。刘好仃用油性笔画了三块玻璃板,每块代表一个市场。
第一块,标着“德国:数据之镜”。他写下关键词:误差、标准、可重复、零缺陷。“他们不要故事,要证据。咱们说‘清亮’,得拿出透光率98.7%的报告。”
第二块,“巴西:火焰之舞”。他画了个小火苗:“他们要感觉。‘有温度’不是形容词,是动词。得让他们看见工人擦汗、听见炉火噼啪,知道这玻璃是‘活的’。”
第三块,“日本:炉火之脉”。他写得最慢:“传承、细节、信任。他们不问‘多快’,问‘多久’。三十年没换的炉,三十年没走的师傅——这才是他们的标准。”
小林看着三块板,忽然说:“咱们这哪是卖玻璃,简直是做跨文化翻译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玻璃本身没变,可照进去的人,不一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