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清晨的打印机还在嗡嗡低鸣,纸张边缘微微卷起,像一片被热风卷动的枯叶。刘好仃站在桌边,指尖轻轻压着那张刚出炉的图纸,目光落在右下角那句英文上:“We don’t just want glass. We want a team that speaks winter.”
他没说话,只是把纸翻了个面,用红笔在空白处写下两个字:听懂。
小陈站在一旁,平板还亮着,芬兰那边的邮件提示音每隔几分钟就轻轻“叮”一声,像是在催促什么。小李则蹲在茶水间门口,正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一张便利贴,打算贴在咖啡机上写“请勿倒回未喝完的咖啡——北欧同事说这像在喂熊”。
“咱们今天……真要开始摸底了?”小李探头问,剪刀尖差点戳破纸角。
刘好仃把图纸收进文件夹,拍了拍灰:“昨晚我翻出一本老书,叫《跨文化沟通的十二个坑》。作者姓陈,八十年代跑中东卖电风扇的。书页都发黄了,但里面记了一件事——他在沙特谈合同时,客户突然站起来走了,一句话没留。他以为谈崩了,结果三天后对方带着支票上门,说‘你没催我,说明你尊重我的节奏’。”
小李眨眨眼:“所以……不说话反而是加分项?”
“文化这东西,”刘好仃把书轻轻放在会议桌上,“就像玻璃的折射角,同一束光,打出去的方向可能差三十度。”
会议室的百叶窗半开着,阳光斜切进来,照在桌面上那叠空白问卷上。最上面一张,印着标题:《我们来自哪里,又如何理解“合作”》。
第一轮讨论比预想的热闹。
“我觉得可以先从吃饭习惯问起。”小陈提议,“比如,有人习惯边吃边谈事,有人觉得吃饭是放松时间,工作话题免谈。”
“还有肢体语言。”小李举手,“上周我跟迪拜的阿米尔视频,他说话时手一直比划,我以为他激动,后来才知道,他们手势多不代表情绪高,只是表达认真。”
“那芬兰呢?”小陈问,“他们是不是连微笑都省电?”
刘好仃笑了:“我查过,芬兰人平均每天说不到二十句话。但他们开会时沉默十分钟,不代表没意见,可能是在‘内部运算’。”
办公室里一阵轻笑。
“所以咱们的问卷,不能只问‘你是否喜欢团队协作’这种傻问题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个圈,“得问具体场景——比如,‘如果你不同意上司的观点,你会当面提出吗?’‘你认为迟到五分钟算严重吗?’‘你觉得周末回复工作消息是敬业还是打扰?’”
小陈点头:“这些题,答案肯定五花八门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写下“文化地图”四个字,“咱们要画的,不是世界地图,是人心的地图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