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王把那片绿萝叶子从打印稿上轻轻拿开,正准备重新整理桌面,刘好仃的微信语音就跳了出来,声音不大,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:“今天上午十点,会议室,带上你那套‘轻量AR+数据平台’的对接清单,咱们要见‘真神’了。”
他没说是谁,但小王一听就明白了——合作对象要来了。
半小时前,他还盯着那家大数据平台的试用延期通知发愣,现在,空气里仿佛已经飘起了代码和合同纸张的味道。他赶紧打开电脑,把昨晚加的备注“优先对接供应商培训资源”又加粗了一遍。
十点整,会议室门被推开,刘好仃一手拎着那个漆掉半边的保温杯,另一手夹着三份文件,身后跟着小王、小李和财务小林。投影仪已经亮起,屏幕上是昨晚连夜整理的《技术合作候选企业初筛报告》。
“人都到齐了?”刘好仃把保温杯放下,没拧盖,热气往上窜,像在给自己打气,“好,咱们不绕弯子。方案定了,试点要推,下一步,就得找人搭伙。”
小林翻了翻手里的成本测算表,小声问:“已经有目标了?”
“有三个初步接触的。”刘好仃点开PPT,“但咱们得挑。不是谁报价低就选谁,得看懂咱们这行——玻璃不是芯片,也不是服装,咱们的痛点是订单碎片化、交期紧、客户还爱改需求。技术得能‘听懂人话’,不是光会跑数据。”
小李点头:“上次那家AI公司,一上来就说要给我们做‘数字孪生工厂’,我说我们厂才八千平,他以为我们是钢铁厂。”
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。
“所以第一关,”刘好仃竖起一根手指,“必须有制造业落地经验,尤其是非标定制类的。第二,支持本地化部署,咱们的数据,不能随随便便上云。第三,培训得跟上,不能签完合同就甩个手册走人。”
小王记着笔记,忍不住问:“那价格呢?预算还是……”
“预算没变。”刘好仃笑,“但我们得聪明花。就像买菜,不一定要最便宜的,但得挑最新鲜、最耐放的。我已经让行政联系了行业协会,要了两份‘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口碑榜单’,又让技术组去扒了近半年的客户案例。”
他顿了顿:“今天起,咱们分三路走:小王负责技术对接能力评估,小李查过往项目落地效果,小林算综合成本,包括隐性成本——比如培训时间、系统停机风险、二次开发费用。”
小林眼睛一亮:“我连他们客服响应速度都打算测,打个电话试试看多久接。”
“对!”刘好仃一拍桌子,“细节见真章。咱们不选‘听起来厉害’的,要选‘用起来顺手’的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