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别等完美,先交初稿。”他指着白板,“咱们不是在写论文,是在修水管。漏水的地方,先拿胶带缠上。”
当天下午,进度协调群建立。每晚六点,各小组发一页PPT,只讲三件事:做了啥,卡在哪,需要谁帮忙。
第七天,初版流程图出炉。打印出来贴满整面墙,红笔批注比原文还多。
就在大家准备松口气时,小林突然指着“订单变更”节点:“这儿有个空子——客户改需求,但成本没重新核算,最后亏的钱,全摊在生产头上。”
刘好仃盯着那点看了半分钟,忽然笑了:“好家伙,藏了十年的窟窿,今天算挖着了。”
当晚,他没回家,在办公室改流程图。凌晨两点,给智链工科的技术组长发了条微信:“能不能在AR系统里加个‘变更预警’?客户一改图,自动触发成本重算,推送给销售和财务。”
对方秒回:“能。明天我让开发组评估。”
第二天一早,刘好仃站在会议室前,手里拿着新打印的流程图,边角还冒着打印机的余温。
“从今天起,试运行新流程。”他把图贴上墙,“先跑两周,不考核,只记录问题。”
新流程砍掉了五个重复审批节点,合并了三处信息录入口,最关键的是,把“客户变更”和“成本重算”绑在了一起。
第一天,乱了。
销售部老张不习惯新表单,填错两单;仓库小陈按旧习惯等质检确认,耽误了装车;最要命的是,新流程要求所有变更必须在系统留痕,可老客户打电话口头改图,没人知道该不该录。
中午,会议室又挤满了人。
“不是流程不好,”老张搓着手,“是咱们习惯了‘打个招呼就行’。”
刘好仃点头:“那咱们就教系统‘听懂招呼’。”
他当场决定:所有电话沟通的变更,必须由接话人十五分钟内补录系统,超时自动提醒主管。同时,在系统首页加个显眼按钮:“客户口头变更登记”。
培训跟着上线。刘好仃亲自上阵,在投影前比划:“以前是‘我跟老李说过了’,现在是‘我让系统知道了’。不是不信人,是别让后人翻档案时,对着空白发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