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清晨六点四十分,厂门口那盏总在阴天提前亮起的路灯还没熄,刘好仃已经蹲在成品区第三排货架前,拿记号笔在一块边角发毛的玻璃上画了个圈。
“这儿,每次打包都得绕开,”他头也不抬地对身后跟着的小王说,“不是工人偷懒,是流程没给留出处理瑕疵的时间。”
小王低头看表,七点差五分。昨天下午签完合同,晚上团队群里的消息就炸了锅,全是“AR系统上线倒计时”“客户远程验货模拟演练”这类标题。可刘好仃一早没提技术,反倒拎着保温杯,带着人往产线最乱的几个节点钻。
“流程比系统老实,”他边走边说,“你骗得了代码,骗不了工人手上的茧子。”
八点整,车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,智链工科的工程师刚坐下,刘好仃就把一张A3纸拍在桌上——手绘的,歪歪扭扭,像小学生作业,却是整厂业务流程的草图。
“咱们今天不聊云,不聊算法,”他说,“先把自己走过的路,一五一十画出来。”
没人说话。财务小林盯着图上“订单确认”到“排产调度”之间那团乱麻似的箭头,眉头皱得能夹住回形针。小李则盯着“客户修改需求”这个节点,下面连着七条分支,像棵被雷劈过的树。
“我知道大家想赶紧上系统,”刘好仃喝了口茶,热气把他的眼镜熏出一层白雾,“可咱们要是连自己怎么干活都说不清,再好的技术,也只能帮咱们更快地犯错。”
会议室静了两秒,小王突然笑出声:“您这图,比我大学画的毕业设计还抽象。”
“抽象才真实,”刘好仃擦擦眼镜,“毕业设计讲究美观,咱们这行,讲究的是——别卡住。”
话音落,分工开始。小王带人盯销售到生产,小李负责质检到发货,小林则拉着智链工科的财务对接员,一栏栏核对成本流转节点。刘好仃自己,拎着本子,从早八点到晚五点,跟着五条产线来回转。
第三天,问题浮出水面。
“排产计划每周一发,可客户周三改图,周五加急,”小王翻着记录本,“调度组每次都得手动插单,系统里根本没这入口。”
“质检报告要等客户确认才能归档,可客户三天不回,仓库就不敢发,”小李摇头,“结果货堆着,运费照算。”
最离谱的是包装环节。一块玻璃要贴三种标签:出口合规码、客户定制编号、物流追踪号。可这三个信息来自三个部门,录入时间差最长能到四十八小时。
“工人得每天早上去三间办公室门口蹲人,”刘好仃记下,“像讨债。”
第五天,进度开始不齐。小王组的数据已经整理成表,小李组却卡在质检标准的定义上——“轻微划痕”和“可接受磨损”到底差多少?没人说得清。
刘好仃召集短会,十五分钟,站着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