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中午没人走。盒饭摆在会议桌上,边吃边聊。小林突然抬头:“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项目——‘玻璃艺术馆改造计划’。”
“艺术馆?”老张夹着红烧肉的筷子停在半空。
“在杭州,老厂房改的美术馆,想用调光玻璃做可变立面。”小林调出图片,“白天透明,晚上通电变雾面,还能投影艺术图案。”
刘好仃凑近看屏幕,眼睛亮了一下:“这不只是卖玻璃,是卖视觉体验。”
“而且他们想找技术合作伙伴,不是供应商。”小林说,“愿意共同申请专利。”
“有意思。”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了一笔,“创新性强,品牌曝光高,还能打通文化类项目渠道。”他抬头,“安排个视频会议,下周聊聊。”
下午三点,初步筛选完成。白板上贴着五张彩色卡片,代表五个重点跟进项目:
绿能中心(光伏建筑,待考察)
未来工场(智能办公,主导型)
玻璃艺术馆(跨界创新,高曝光)
南方低碳园区(政府背景,规模大)
海外绿色建材试点(东南亚,小规模试水)
“五个太多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资源有限,最多投两个,另一个保持接触。”
争论随之而来。
老张力挺“绿能中心”:“光伏是咱们老本行,技术熟,风险低,容易出成绩。”
小林却偏爱“未来工场”:“这是咱们自己说了算的项目,能完整输出理念,对品牌塑造更有利。”
“艺术馆太花哨。”小李摇头,“技术复杂,回报难量化,不适合现阶段。”
刘好仃听着,没打断。等大家说完,他翻开笔记本,翻到一页密密麻麻记着过去三年厂里技术改进的数据。
“你们记得三年前,咱们第一次用纳米涂层做自洁玻璃吗?”他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