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王飞快记着,忽然抬头:“那……咱们要不要自己搭平台?像周教授说的,用开源框架?”
刘好仃摇头:“现在不行。咱们还没摸清水深,不能自己造泳池。先租个游泳馆,练熟了再说。”
会议节奏渐渐热了起来。有人提议先在包装线试点,因为环节少、变量少;也有人觉得质检更合适,毕竟数据直观,效果好验证。
最后大家达成一致:引进一台AI质检仪、一套智能搬运系统;同步优化质检流程和仓储调度;试点放在包装线,但数据模型先在质检环节跑通。
“不贪多,不跳步。”刘好仃总结,“先让机器‘说话’,再让它‘听话’,最后才让它‘动脑’。”
接下来是分工。
技术部负责设备选型和系统对接,小王牵头;生产组配合流程改造,老组长带队;财务核算成本,人事安排培训,采购启动招标流程。
可刚分完,小王低头抠笔帽,忽然说:“刘工,我……没搞过系统集成。怕拖后腿。”
老陈也咳了一声:“我们财务这边,得算长期投入产出比,可现在数据太少,模型有点虚。”
刘好仃没急着安慰,反而笑了:“知道你们怕什么吗?怕自己不够‘智能’。”
他走到墙边,拿起一张打印的流程图,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箭头:“这图谁画的?”
“我。”小王小声说。
“这术语表呢?”他又抽出一张贴满注释的A4纸。
“我整理的。”
“那成本模型呢?”
“我做的。”
他把三张纸摊在桌上:“你们已经不是在学游泳了,是已经在水里划了三下。现在缺的不是力气,是信心。”
他顿了顿:“这样,咱们搞个‘搭把手’计划。老陈带小王算成本模型,小李带小张搞设备对接。每周碰头,问题不过夜。技术部开夜课,我请周教授再来讲一次,专门讲‘怎么让老厂变聪明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