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比如昨天伊琳娜教我俄语‘你好’的时候,路易斯在旁边纠正发音,汉斯拿本子记语音规则。”他笑了笑,“一个中国老工人学俄语,三个外国人抢着教——这事放别处,谁信?”
小陈也笑了:“可光靠温情留人,不够。”
“当然不够。”刘好仃收起笑,“但温情是钩子,机制才是绳子。咱们得让人觉得,来这儿不只是打工,是参与一件事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又回到那张规划图上。“你看这条线,落地越南。当地团队要招二十人,技术岗占一半。可咱们派不出足够的中方骨干去带,本地又没人能直接上手。文化能融,活却干不了,等于玻璃透亮了,但承重不行。”
小陈沉默了几秒:“那……咱们得提前准备?”
“必须。”刘好仃转身,在白板上画了个圈,把“人才储备”框进去,“不是等要用才找,是现在就开始种苗。”
他语气沉下来:“以前咱们解决的是‘能不能说话’,现在得解决‘谁来说’‘怎么说’‘说多久’。”
小陈看着他,忽然觉得眼前的刘好仃不像个普工,倒像个在玻璃熔炉前站了三十年的匠人,一边看火候,一边算着下一炉的料要什么时候下。
“可问题来了。”小陈挠头,“好苗子都往大厂跑。咱们这位置、薪资、晋升通道,拼得过吗?”
“拼不过。”刘好仃答得干脆,“所以我们不拼。”
“不拼?”
“我们换赛道。”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出三条线,“第一条,内部挖潜——像伊琳娜、路易斯、汉斯这样的,已经是文化桥梁,得让他们有身份、有权限、有激励,成为‘文化导师’。”
“第二条?”
“外部引流。”刘好仃写下“实习生计划”“跨国轮岗”几个词,“和职业院校合作,招懂技术又愿意跨文化的年轻人,从基层带起。让他们从第一天就知道,这儿不只看KPI,也看你怎么跟巴西人聊足球、怎么跟德国人谈流程。”
小陈眼睛亮了:“那第三条呢?”
“第三条最难。”刘好仃笔尖顿了顿,“是让外面的人觉得,来咱们这儿,不是‘降维求职’,而是‘提前布局’。”
“怎么说?”
“咱们现在是小厂,但全球化业务是真在铺。谁要是能从零参与一个跨国团队的搭建,将来履历上写一笔‘主导过跨文化产线落地’,比在大厂当螺丝钉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