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从今天起,每条用户反馈,都往这四个格子里塞。塞不进去的,咱们再加格子。”
小周举手:“那‘颜色太蓝’算哪个?”
“文化背景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分支,“南美忌讳蓝,北欧嫌冷,日本用户反馈‘开机像医院’。这不是偶然,是色彩在不同地方说了不同的话。我们得建个‘色彩语义库’,以后设计界面配色,先查词典。”
小王嘀咕:“这活儿细得像绣花。”
“机器是铁的,人是软的。”刘好仃说,“我们绣的是人和机器之间的那层纱。纱破了,再好的技术也进不去。”
老李翻开笔记本:“那‘按键三秒’呢?真要改?”
“不改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但得知道它卡住多少人。我们引入一个新指标——行为滞留点。看用户在哪个步骤停顿、犹豫、重复操作。停留超过三秒,就算‘心理障碍点’。”
他点开一段新视频。德国老人再次出现,手指悬在图标上方,微微发抖。
“你看他手抖吗?”刘好仃放慢播放速度,“不是关节炎,是怕。怕按下去机器炸了,怕修不起,怕儿子回来骂。这叫‘交互恐惧’。”
办公室没人说话。
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写下“交互恐惧阈值”,圈出“老年人”“非母语者”两个词,翻页时,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线。
会议继续。
他们开始一条条过数据。售后工单、满意度调查、代理口述记录,格式五花八门,有的用表格,有的是手写扫描件,还有语音转文字的碎片记录。
“统一入口。”刘好仃打开加密文件夹“用户反馈原始池”,“所有原始记录,先归这儿。不删不改,原样存档。”
他带着大家一条条标注。每条记录打两个标签:需求类型——功能型、情感型、文化型;触发场景——安装、启动、日常使用、故障处理。
三小时过去,屏幕上渐渐浮现出一张由数百个标签组成的拓扑图。点与点之间连线密布,像一张蜘蛛网。
“看出什么?”刘好仃问。
小王盯着图:“问题太多,没重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