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清晨六点十二分,培训室的电脑自动开机,屏幕亮起时映出刘好仃的影子。他刚拧开保温杯,热气往上窜,糊了半块玻璃。昨晚那条播放记录还挂在系统后台——47秒,完整,IP来自中控室,时间分秒不差。
他没截图,也没转发,只把这条日志拖进了新文件夹,命名为“核心听众”。
小周来得早,手里拎着豆浆,探头一看:“又盯上了?”
“不是盯。”刘好仃吹了口茶,“是看有没有人跟着他。”
“谁?”
“那个绕到墙后扫码的人。”他说着点了点鼠标,调出文化墙前的监控回放。画面里,一个穿蓝工装的背影弯腰,绕到展板背面,扫码,看完视频,转身就走,没跟任何人说话。
小周嘬了口豆浆:“这都第三拨了。反面的码,扫的人比正面多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把这段剪进数据报告,备注一行小字:沉默的传播,往往从绕路开始。
行政部九点送来表格,李主任亲自跑一趟,说上面要“量化品牌温度”,得填几个硬指标。表格里全是空格:认知度提升率、情感共鸣指数、用户粘性系数……
“这些数,怎么算?”老李翻着表格直皱眉。
“拿问卷。”小周说,“问大家看了视频感不感动,感动打五分。”
“感动是能打分的?”刘好仃把表格推回去,“我们不是在评菜系,是在听人说话。”
“可总得有个说法。”老李叹气,“不然人家觉得我们光放静音视频,啥也没干。”
刘好仃没说话,打开内部系统后台,调出三组数据:
第一,文化墙前平均停留时间,从前的18秒,变成3分14秒;
第二,社交媒体上,“他从不说话”这条推文的转发里,有217条附言,内容全是“我们这儿也有这样的人”;
第三,厂区内部视频播放日志显示,过去七天,凌晨2:15至2:16之间,完整播放“沉默的坚守”的IP,出现了四次。
“这不是数据。”他说,“是回声。”
小周笑了:“你还真当它能反弹回来?”
“本来就会。”刘好仃打开录音文件夹,翻出一段新收的音频——是质检员和老师傅的对话,被行政部无意录进巡检记录里。
“你说中控室那 guy,真三年没说话?”
“说了也没人听见。但他每次都在。”
“像在替大家试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