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林把新绳子放在刘好仃桌上时,阳光正斜斜切过办公桌一角,照在收纳袋上,“原型1号”四个字被晒得微微发白。刘好仃没抬头,手指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句:“人走稳了,货自然跟上。”然后按了保存。
“接下来干啥?”小林问,顺手把绳子往灯座旁边一搁,两件东西挨着,像一对展品。
“干活。”刘好仃合上电脑,拉开抽屉取出三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,“上午开会,下午分头查资料,晚上汇总。”
“查啥?”
“外国人怎么走路。”他拧开一支蓝笔,在白板上写下:“市场需求调研启动会——第一步,别把‘共步’当笑话讲出去。”
小阮推门进来,手里拎着保温杯,杯盖还没拧紧,茶香飘了一路。她瞥了眼白板,说:“人家可能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先听懂‘绊倒’。”刘好仃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人形,“全世界绑一条腿走路的人都会摔,这事儿不分国籍。”
阿强和小陈前后脚进来,一个抱着笔记本,一个拿着手机支架。小陈把支架往桌上一放:“我昨晚搜了一堆关键词,‘team building abroad’‘cross-cultural training’,跳出来全是西装革履拍宣传片的。”
“那你换中文搜。”刘好仃递过蓝笔,“‘外国人学走路’。”
小陈愣住:“真写这个?”
“写‘协作模式本地化适配初探’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补了标题,“但心里要想着‘怎么让老外也摔一跤’。”
会议室里笑起来,像炉火被风撩了一下。
会议开了四十分钟,没人提“品牌出海”,也没人说“文化输出”。他们聊的是东南亚工厂的午休时长、德国车间的换班节奏、南美工人对指令反应的延迟时间。小阮翻出几份行业年报,指着一段数据:“越南的制造业人力成本比我们低18%,但离职率高一倍,说明团队稳定性差——这不就是‘共步’能补的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用红笔圈住那行数字,“人家缺的不是绳子,是踩准节奏的人。”
阿强突然举手:“我表弟在迪拜打工,他说那边工人都不爱说话,干活靠眼神。”
“那正好。”小阮笑,“咱们这模式,本来就不靠嘴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