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陈立刻打开设计软件:“那我再做个动态版,加点脚步声,配上字幕:‘他们没说话,但步子齐了’。”
“别太快。”刘好仃提醒,“新加坡人讲究体面,太热闹像搞噱头。节奏慢一点,像喝茶,一口一口,味儿才出得来。”
小阮点头记下,又问:“要不要准备点实物样品?万一他们真想试试,咱们能立刻寄过去。”
“寄。”刘好仃干脆,“挑两套做工最好的,黑色尼龙带,刻度清晰,编号打上‘SG-001’‘SG-002’,像限量款。附张卡片:‘第一对走齐的搭档,名字刻在带子上’。”
阿强笑出声:“这招狠,谁不想当‘第一对’?”
“人心就这点儿,”刘好仃淡淡地说,“不怕你提要求,就怕你没存在感。”
资料发了,海报做了,样品也打包了。办公室里那股子紧绷的劲儿慢慢松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快的忙碌。小阮每隔半小时就刷一次邮箱,小陈在剪视频时哼起了小调,阿强甚至把手机铃声换成了老张窑号的录音片段——三声短,两声长,说是“提醒交接别漏检”。
刘好仃坐在桌前,翻着两个市场的反馈记录表。墨西哥那边,老李回话说班长把视频放给几个年轻工人看了,有人笑,但笑完说“下周换班,可以试试”;新加坡工会虽没回信,但官网流量数据显示,他们那条视频链接被点击了十七次,最长一次停留了四分半钟。
“十七次不多,但四分半钟——”小阮眼睛亮亮的,“说明有人认真看了。”
“那就再推一把。”刘好仃说,“小陈,视频再剪个一分钟精简版,重点放‘走齐’那一段,发到咱们的行业论坛,标题就写:《新搭档第一天,没摔,也没吵》。”
“要不要加个话题?”小陈问,“比如‘无声的默契’?”
“加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别太刻意。就像往水里扔石头,咱们只管扔,看谁接得住。”
几天后,小阮在整理后台留言时,发现一条新消息。不是来自墨西哥,也不是新加坡,而是某个第三方行业媒体的编辑,留言问:“你们那个‘同步带’训练,是真的在工厂落地了?能不能做个专题报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