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吴咧嘴一笑:“那我得提前预习,别在妹跟前丢人。”
培训室很快热闹起来。按照“一类一策”的安排,技术操作组学参数设置,维修支持组练系统思维,质量管控组啃新国标,生产协调组则被拉进一场模拟演练:订单突增,设备告急,人手不够,怎么调配?
讲师是厂里老张,干了二十年调度,说话像报时器,一字一顿。他刚讲完流程,就有员工提问:“要是维修没到位,质检非说能过,我该听谁的?”
“听流程。”老张说,“但流程不是铁板,得沟通。所以今天这课,不光教你流程,教你怎么‘谈’。”
于是十个人分成两组,一组演维修,一组演质检,围绕一台“假故障”机器吵了二十分钟。吵到最后,有人拍桌,有人笑场,但也有人突然说:“要不咱们建个群?发现隐患直接@对方,省得等例会。”
老张记了下来,写在白板角落:“建议:跨岗应急联络群。”
中午十二点,培训室没关灯。小陈在给几位老员工补课,内容是上午的“日志解读”。他用红笔在纸上画了个表格,一行行标出报警代码和对应处理方式。
“你看这个E07,不是机器坏了,是传感器脏了。”他指着图,“拿棉布擦一下就行,不用报修。”
老李盯着看了半天,忽然说:“上个月我报了一次修,就因为这个E07,折腾半天,原来是白忙。”
“以后不会了。”小陈笑,“这课就是防白忙的。”
下午的跨部门培训如期开始。维修班和包装组坐在一起,讲师是刘好仃特意请来的技术员小林。他没讲理论,而是抛出一个问题:“包装线突然卡顿,你们第一反应是什么?”
维修组说查电机,包装组说清异物,两边各执一词。
小林放了一段监控视频:机器卡住前,操作员连续三次手动重启,没记录,也没通知维修。
“问题不在机器,”小林说,“在信息断了。”
接下来的讨论变了味。有人说起以前因为没沟通,导致整批货返工;有人吐槽报修单填了没人理;还有人承认自己怕担责,干脆先自己修,修不好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