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陈站在培训室门口,手里攥着一张写满问题的纸,抬头看见刘好仃拎着保温杯从走廊那头走来,脚步不紧不慢,像踩着厂里机器运转的节拍。
“刘师傅,我昨晚把‘老机械工讲新系统’的流程顺了一遍,还加了三个互动提问。”他迎上去,声音里带着点紧张,也带着点兴奋,“您看要不要再调整?”
刘好仃拧开杯盖,喝了一口,点点头:“准备得挺好。不过接下来,咱们得干件更实在的事。”
“啥事?”
“看看这些课,到底有没有用。”他把杯子往桌上一放,“培训搞了这么多天,大家学得咋样,不能光靠感觉说了算。得评一评。”
小陈一愣:“评估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,“学了五天,练了三轮,有人进步飞快,有人还在原地打转。咱们不能只管教,不管结果。就像玻璃出炉,得验光、测厚、看有没有气泡,培训也得有个‘质检’。”
会议室很快聚齐了人。有人带了笔记本,有人拿着培训记录表,围坐在桌边。刘好仃没急着说话,先让小陈把这几天的培训照片投在屏幕上:有人蹲在机器旁比划线路,有人在白板上画故障流程图,还有老员工站在讲台上,手有点抖,但讲得认真。
“这些都是成果。”刘好仃说,“但成果能不能变成能力,得靠数据说话。今天开会,就定个评估方案。”
话音刚落,技术组的小李就举手:“我觉得先考理论。把新设备的操作要点、报警代码、安全规程全考一遍,分数一出来,谁行谁不行,清清楚楚。”
维修组的老周立刻摇头:“纸上谈兵有啥用?咱们是干活的,又不是考大学。该考实操,现场排查故障,十分钟内搞定才算真本事。”
两人你一句我一句,会议室一下热闹起来。有人说该考反应速度,有人说该看团队协作,还有人提议干脆搞个“培训达人”擂台赛。
刘好仃听着,没打断。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,他才开口:“理论要考,实操更要考。但咱们不搞‘一考定生死’。这么办——理论占四成,实操占六成。考得好的,记录进个人成长档案;考得不理想的,咱们回头补课,不丢人。”
他顿了顿,指着屏幕上的照片:“你看这位老哥,课上讲得头头是道,可真让他上手调参数,手还是发抖。这不是他不用心,是练得不够。评估不是为了挑毛病,是为了帮他把那口气提上来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,随即有人点头,有人记笔记。小李也收起了争辩的架势:“那考试内容咋定?”
“按岗位来。”刘好仃打开文件夹,“维修组考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,质检组考标准解读和误差判断,操作工考参数设置和安全流程。一人一套题,不搞统一试卷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