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周三早上七点,培训室的灯还亮着。门虚掩,里面传出键盘敲击声,节奏不快,但没停。刘好仃站在门口,手里拎着保温杯,杯盖拧开一条缝,热气往上飘。他没敲门,也没推,就那么站了十秒,然后转身走了。
走廊尽头的会议室,桌面上三台笔记本电脑已经打开。小王在调投影,老陈翻着一叠手写笔记,小李最后一个到,手里攥着张打印纸,边走边看,差点撞上墙。
“来了?”刘好仃把保温杯放在桌角,没坐主位,而是拉了把椅子靠窗坐下,“开始吧。”
小王点下回车,屏幕上跳出一个文件夹,标题是“可持续评估预备”。底下两个文件:一个是“001-外部压力测试”,另一个是新建的空白文档,暂命名“002-核心指标初定”。
“六天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白板上的问题,咱们收了十七条。今天不聊虚的,一条条过,筛出能当指标的。”
小王往前探身:“我按‘人、设备、流程’分了类。高频词是‘备用’‘顶住’‘反应时间’,还有‘能不能’——大家问最多的就是这三个字。”
老陈翻到笔记中间一页:“但有些问题没法量化。比如‘老师傅不在能不能扛’,这怎么测?难不成真让他请假三天?”
小李插话:“我担心的是,指标一出来,就成了考核。到时候大家盯着数字,反而忘了为啥要定它。”
刘好仃点头:“所以今天定的,不是KPI,是‘命脉清单’。三条标准:第一,出事能不能四十八小时内恢复;第二,是不是卡在一个人或一个零件上;第三,外部压力能不能提前想到。符合这三条的,才算数。”
他起身走到投影前,指着第一条问题:“如果镀膜机明天报废,我们有多少时间反应?”
小王立刻回应:“按维修记录,最快换模块要十一天。”
“那就不是四十八小时的事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所以这条得拆——不是问‘换不换’,是问‘断了之后,有没有替代方案撑住生产’。”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第一条候选指标:“关键设备冗余能力:主设备停机后,替代方案启动时间≤24小时。”
老陈皱眉:“可咱们哪来的替代方案?”
“不一定是新机器。”刘好仃说,“借的、改的、临时拼的,只要能用,就算。重点是有没有预案,有没有人知道怎么操作。”
小李在本子上记下,顺手在旁边加了一列:“原问题来源”,填上“白板第一条”。
第二条问题投影出来:“如果客户突然要加急一万片,人料设备能不能扛?”
小王说:“这个可以拆成产能负荷率、原材料库存周转、夜班人力配置三个数据点。”
“数据是死的。”老陈摇头,“上个月光伏急单,要不是老周连着盯了三宿,早崩了。人这个因素,你算得出来吗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