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老周突然插话:“可咱们算啥?小厂,代工,名字印在盒子背面都看不清。谁愿意听咱们说话?”
这句话像块石头,砸进水里,沉得快。
刘好仃没急着答。他从工具袋里掏出登记本,翻开,一页页都是手写的建议和反馈。他指着其中一条:“‘晾不干’,提了三次,最后装了烘干架。现在他见人就说‘我是晾不干’。”他抬头,“咱们的声音小,但不是没声。问题是——怎么让外面听见?”
会议最后,记录员写下一串字:“暂列议题,由刘好仃牵头调研可行性。”
散会后,刘好仃没走。他留在档案室,翻出近三年的行业年报。纸页发脆,字小得像蚂蚁爬。他一页页看,越看眉头越紧。
政策、产能、环保指标,写得满满当当。可翻到“员工关怀”“社会责任”那几页,全是套话:“以人为本”“持续优化”“提升幸福感”——没人写具体怎么做的,更没人说工人提了啥建议,改了啥细节。
他合上书,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,翻到空白页,提笔写下:
“问题一:怎么让别人愿意听我们说话?”
“问题二:怎么避免交流变成‘参观表演’?”
“问题三:怎么确保我们学到的,能落地?”
写完,他盯着第一条看了很久,最后圈出来,在旁边批注:“先解决‘说话权’问题。”
下午,他去了厂办资料室,翻出一叠企业名录。都是本地同行,大小不一。他拿笔在上面划,划到一半停了。
大厂的交流活动,基本都标着“战略合作伙伴”“高层圆桌会”“可持续发展峰会”——名字听着响亮,可没一个写着“欢迎中小厂报名”。
他放下笔,靠在椅子上,盯着天花板。风扇转得慢,嘎吱响。他忽然想起上周去隔壁厂送样品,门卫拦住他:“你们厂也有这种活动?”
当时他没答上。
现在他明白了:不是没有交流,是门没开。或者,开了,但钥匙不在他们手里。
他起身,把名录收进工具袋,顺手带上了登记本。走到门口,看见墙上贴着一张旧海报,边角卷了,字也褪色:“2018年区域玻璃行业技术交流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