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清晨六点十七分,车间顶棚的玻璃刚泛出一点青白,刘好仃已经坐在回音角的小桌前。他把昨晚那本写满问题的笔记本摊开,笔尖停在“怎么让别人愿意听我们说话”那一行,墨水还没干。他没多看,直接在下面补了一句:“先找听得懂的人。”
小林来得最早,手里拎着两杯豆浆,一进门就看见刘好仃在写东西。他把其中一杯轻轻搁在桌角,杯底碰着笔记本边缘,震得字迹微微一跳。
“昨晚睡得着?”小林问。
“睡得着。”刘好仃合上本子,抬头,“事还没开始,急什么。”
老周和阿珍前后脚进来,一个端着搪瓷缸,一个抱着文件夹。老周把缸子往桌上一放,声音响亮:“今天不开会吧?B线今早要赶两车货。”
“开,但不耽误干活。”刘好仃把本子推到中间,“咱们得挑几个厂,试试能不能坐下来聊聊。”
阿珍翻开文件夹,里面是上一章整理的员工建议案例汇总。她扫了一眼:“你是说,找别的厂,把咱们这套‘回音角’的东西说给人家听?”
“不是说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看看有没有人,也在做一样的事,只是没说出来。”
老周哼了一声:“那得找多久?全深圳的玻璃厂加起来能有三十家,一家一家跑?”
“不用。”刘好仃从工具袋里抽出一张A3纸,铺在桌上。纸上用红笔画了个简单的框架:三栏,分别是“基础项”“价值项”“潜力项”。
“咱们先定标准。”他说,“不是看谁厂大,是看谁做事像人话。”
小林端起豆浆喝了一口,差点呛住:“人话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翻开登记本,翻到“晾不干”那一页,指给大家看,“咱们这儿有人提‘衣服晾不干’,咱们就装烘干架。不是写报告,是解决问题。那别的厂呢?他们年报里写‘关爱员工’,底下有没有人真提过‘衣服晾不干’?有没有人回应?”
阿珍低头记了两笔:“所以,咱们要找的,是能把工人的话当回事的厂。”
“没错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光喊口号的,咱们不去碰。”
老周摸着搪瓷缸边缘,皱眉:“可这些事,人家不一定会写出来啊。官网净是领导剪彩、客户来访,哪有工人说话的份?”
“那就反着找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用回音角的逻辑——有没有‘投递口’的痕迹。”
“什么意思?”小林问。
“比如,他们官网有没有员工建议通道的截图?有没有内部论坛的片段?哪怕只是年会视频里,有人站起来说‘我想提个意见’?这些都不是大动作,但只要有,就说明他们让人说话。”
阿珍眼睛一亮:“就像咱们当初那个语音提交功能,一开始也没人信能用,可只要有人试了,声音就传出去了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咱们不找完美的厂,找愿意听声音的厂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