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屏幕上那行“这里可以说真话吗?”还在缓缓滚动,像一片不肯落地的叶子。刘好仃站在投影幕布旁,没说话,只是轻轻按了下遥控器,画面切换成一张匿名提问的截图——“你们真的想知道我们怕什么吗?”发问时间是三天前,至今无人回复。
他把笔帽拧开,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:“请说一件你们觉得‘不该提但一直憋着’的事。”粉笔灰簌簌落在桌角,没人接话。
南粤的代表低着头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水杯边缘。深圳这边,几个年轻员工交换着眼神,欲言又止。弹幕区倒是热闹,“领导真敢问啊”“这题超纲了”“我先蹲个后续”,可全是玩笑话。
“咱们搞这个交流,不是为了拍合影、留材料。”刘好仃把笔帽扣回去,声音不高,“是为了让那些没出口的话,别再自己烂在肚子里。”
他点开一段视频。画面里是项目初期的一次协调会,深圳团队正在讲解工艺参数,语气坚定。镜头扫过南粤工程师的脸——三次张嘴,话没说完就被流程推进打断,最后只轻轻合上笔记本。
“我们都以为自己在推进进度。”刘好仃暂停画面,“可有没有人,被正确地听见?”
会议室安静下来。空调风从头顶吹下,吹得投影幕布微微颤动。
南粤项目经理抬起头,喉结动了动。“我们……返工了三次。”他说得慢,但每个字都清楚,“不是技术不过关,是你们定的标准,在我们产线跑不通。我们试过提,但每次都说‘按流程来’,我们就……没再坚持。”
没人打断。连弹幕都停了几秒。
“第四次,我们偷偷改了流程,没报备。”他苦笑了一下,“结果被系统预警,差点算作违规操作。”
刘好仃点点头,没说话,只是在白板上“不该提但一直憋着”下面,工整写下:“怕说错话,更怕说了也没人听。”
阿珍翻开笔记本,调出关键词云的历史记录。她把两张图并排投在侧屏上:一张是交流会开始前的词频,“效率”“成果”“提升”占满屏幕;另一张是刚才十分钟内的实时数据,“风险”“矛盾”“卡点”开始冒头,而“回避”“误解”这些词的热度正在下降。
“以前我们怕问题。”她轻声说,“现在我们开始数问题了。这不是退步,是信任的刻度。”
老周坐在后排,把这句话原样抄进了自己的本子,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对勾。
小林盯着直播后台,弹幕突然变了风向。“我们也有类似情况”“上次改模具,说了三遍没人理”“其实我们班早就发现传感器偏移了,但没人敢报”……一条接一条,不再嬉笑,也不再匿名。
“原来不是我们胆小。”一个ID写着“夜班B线”的用户发了条长消息,“是之前,声音太容易被盖住了。”
刘好仃看了眼南粤的团队,问:“如果现在再遇到标准不适用,你们会怎么说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