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盯着电脑屏幕,南粤发来的“联合复盘”请求还停在对话框里。他没点“回复”,而是打开了火种箱后台,把过去三个月的卡点记录一条条翻出来。数字跳得挺热闹,七十三条问题,四十二条涉及设备,十九条跟流程打架,剩下的是人和标准对不上眼。
他一条条往下拉,忽然停住。有三条记录,分别来自不同厂区,问题不一样——一个说模具脱模裂纹,一个报冷却时间不够,还有一个提冷修周期缩短。但时间都集中在最近六周,而且都发生在老型号生产线上。
他把这三条并排截图,投到晨会的投影上。
“这三件事,”他说,“一个厂出一次,叫偶然;三个厂接连出,叫信号。”
小林正啃包子,闻言抬头:“信号?传呼机复活了?”
会议室笑了一声,又安静下来。
“咱们现在改流程,像修漏水的屋顶。”刘好仃敲了敲投影画面,“可水是从哪儿来的?是雨太大,还是瓦片早裂了?我们光顾着接水桶,没抬头看天。”
老周抱着保温杯,慢悠悠吹着热气:“天要下雨,工人都知道。可趋势是领导看的,我们工人把活干好就行。”
“那我问你,”刘好仃转头,“B线传感器偏移,三个月前算趋势吗?”
“不算。”老周摇头,“就是个小毛病。”
“现在呢?”
“现在……”老周顿了顿,“五家厂都报了。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它从小毛病,长成了共性问题。可我们是在它长成巨人之后才看见的。下次呢?能不能在它还是小苗的时候,就认出来?”
小林咽下最后一口包子,皱眉:“可趋势这东西,虚得很。总不能让我每天盯着新闻,猜明年玻璃要变色吧?”
“不是猜。”刘好仃打开B线的校准表,“是看。看那些反复出现的小事,看那些‘好像不对劲’的瞬间。比如——”他指着表格里一串数据,“上个月,C线夜班能耗比白班高百分之八。当时没人当回事,说是操作习惯。可这个月,D线也高了百分之七。”
“巧合吧?”小林说。
“可能是。”刘好仃不否认,“但如果是风呢?风一开始也很轻,吹得树叶晃,没人注意。等树枝折了,才说‘这风真大’。”
阿珍忽然开口:“那我们……是不是该开始记‘晃树叶’的事?”
刘好仃笑了:“记。但不强制。我在火种箱里加个新栏目,叫‘趋势观察角’。谁看到什么反常的、重复的、说不清但总觉得要出事的,就往上写一条。不用分析,不用结论,就写‘我看见了’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