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把空杯倒扣在白板边缘,正好压住那句“你想往哪儿走?”。笔尖轻点三道断层线,他开口:“问题摆了三天,茶都凉透了,路得往前走。”
会议室没人接话,但眼睛都亮着。小林把笔记本调成共享屏,阿珍翻开了最新一版带教记录,老李则把工装口袋里的名单又摸了一遍。
“咱们先不谈能改多少,”刘好仃说,“先说想改什么。三大断层,归根结底是三个问——干得多,能不能看得见?学得深,能不能有位置?本事大,能不能动起来?”
小林立刻在屏幕上打出三行字:
动力在哪?
出路在哪?
流动在哪?
“对路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现在咱们一条条画。”
他拿起蓝笔,在白板上另起一栏。“先说出路。红圈之后是空白,那就补上。不能让人爬到山顶,发现只有一块石头。”
“要不设个技术专家岗?”小林提议,“像‘首席调温师’‘工艺导师’这类,不走管理线也能升。”
“叫‘银圈’怎么样?”刘好仃突然说,“红圈管事,银圈管技。主控能带班,调温能带人,谁说手艺人不能成标杆?”
老李眉毛一抬:“银圈?听着像退休返聘。”
“那就叫‘金手’?”阿珍笑,“金手在岗,温度不偏。”
“金手太像厨子。”小林憋着笑,“还是银圈好,低调,但亮。”
刘好仃笑出声:“行,银圈就银圈。名字不重要,关键是——怎么进?”
“带教人数加徒弟考核成绩。”小林迅速补充,“比如带出三个红圈徒弟,自动提名。”
“还得有应急响应等级。”阿珍翻着数据,“处理过A类报警两次以上,算硬指标。”
“不能一评定终身。”老李插话,“一年一评,不合格的退出,不然又成铁帽子。”
刘好仃边记边点头,银圈的轮廓在白板上渐渐清晰:双轨并行,管理与技术各走其道,考核有据,进退有度。
“这通道一通,”他说,“至少让人知道,练手艺不是白费劲。”
接下来是积分。阿珍调出上月兑换记录——调休申请为零,培训兑换两例,其余积分全部沉底。
“现在这积分,”刘好仃看着数据,“像饭票,发了不吃,过期作废。”
“得让它值钱。”小林说,“不能只换半天假。换优先排班、换外训名额、换厂内荣誉墙展示,甚至换一次跟厂长共进午餐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