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记录,我们做到了。共享池天天有人更新。验证呢?谁来组织试用?标准化呢?哪个部门负责把‘老李的声音’写进操作手册?推广呢?是不是每个班次都得培训?最后,收益——我们省了三小时停机时间,厂里省了五千元损失,这功劳算谁的?能不能换点资源支持下一次改进?”
小林举手:“我觉得,卡在‘没人专门管’。”
阿珍点头:“还有‘改了也没说法’。积分是小奖励,可要是能算进绩效,或者算项目成果,大家才更有劲头。”
小周搓着手:“关键是,改一个小地方,花不了多少钱。可要是想换传感器、加监测模块,就得报预算。可我们这种‘小改小革’,从来进不了财务的立项名单。”
刘好仃在白板上圈出三个词:“市场脱节、资金缺位、流程真空。”
“第一,我们改东西,靠的是自己眼睛看、耳朵听、手去试。可客户要什么?他们怕什么?没人告诉我们。我们闭门造车,造得再好,人家不一定需要。”
“第二,小修小补,靠加班加点能搞定。可真要搞点大动作,比如给设备加个自动监听模块,得花钱。可厂里没有‘创新转化基金’,申请预算得走大项目流程,我们这点改进,连门槛都够不着。”
“第三,也是最要命的——没人负责把‘改得好’变成‘用得久’。今天老李发现声音,明天小陈优化流程,后天可能就没人记得了。没有专人推动,没有流程承接,再好的点子,也只能活三天。”
会议室安静下来。
小林盯着白板,忽然说:“我们之前总说‘知识共享’,现在发现,光共享没用。得有人把它‘嫁出去’。”
“嫁?”阿珍笑出声,“你还真敢想。”
“我是说,点子不能光养在共享池里。”小林认真道,“得有人牵线,让它进标准、进培训、进合同,最好还能进报价单。”
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“点子嫁接人”五个字,圈了起来。
“所以现在不是没创新。”他合上笔帽,“是创新出来了,走不出维修角。”
“那怎么办?”小周问,“总不能让我们一边修机器,一边跑市场、写预算、做PPT吧?”
“当然不是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但得有人开始想这个问题。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‘改完就完’的阶段。改,是为了让整个厂变好,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多累一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