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王张了张嘴,差点说出“材料成本高”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他想起培训时那段录音,里面那句“贵在不卡、不换、不耽误”突然冒出来。
他改了口:“您算过吗?一个工人一天装三百次,卡三次,每次耽误两分钟,一天就多干一小时。一个月呢?六天白干。这钱,谁出?”
对方愣了下。
小王顺势把平板推过去:“我们测了三十次,零下十八度,最后一次和第一次一样顺。您要不要看看,凌晨四点十七分,那条曲线?”
客户接过平板,扫码,存资料,点点头:“这倒新鲜。”
刘好仃在远处看着,没过去,只轻轻拍了下小吴的肩膀。小吴正盯着后台数据,展会刚两小时,视频播放量已经破三百,扫码留存的客户有四十七人。
“他们开始信了。”小吴说。
“不是信我们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是信那声‘咔’。”
中午过后,人流多了起来。一个穿黑夹克的男人在展台前站了很久,反复对比A1和A2的插入手感。他最后问:“你们这测试视频,能保证没剪辑?编号能查到原始记录吗?”
刘好仃没解释,只掏出手机,打开共享文件夹,生成二维码,递过去:“您自己查。Y1251-TP2-A2,04:17那帧,系统时间跟监控对得上,所有参数变更都有双签记录。”
黑夹克男人扫码,点进日志,一页页翻。他看得极细,连设备重启时间都核对了一遍。
十分钟后,他抬起头,对旁边同伴说:“这家的底稿能查,不是糊弄人的。”
两人没走,反而叫来第三个客户,三个人围着平板,一起看原始数据。有人开始拍照,有人直接记下编号,说回去要调对比测试。
刘好仃没去打扰,只默默把A2护角的位置往前提了半寸,让阳光照得更清楚些。
下午两点,一个小厂老板模样的人试完样品,问:“你们以前怎么没想到改这个?”
小王这次没背话术,脱口而出:“以前我们以为快靠材料,现在知道,快靠的是设计对人的理解。我们慢了点,但没走错路。”
对方怔了怔,笑了:“这话听着像老师傅带徒弟。”
“本来就是。”小王也笑,“咱们做的不是零件,是让人在冷库里也能把手稳稳放下去的事。”
展台边,老陈悄悄给刘好仃递了盒饭,是厂里食堂打包的番茄炒蛋和米饭。刘好仃接过,没急着吃,先看保温杯里的水还热不热。他喝了一口,温的,像昨天晚上那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