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就像人跑步,肌肉提前绷紧才不会拉伤。咱们的涂层,现在会自己热身了。”
模型继续运行,1000次启停循环的预测结果跳出来:性能衰减7.8%。林晓彤正要说话,刘好仃抬手打断。
“把‘预测’两个字去掉。”他走到桌前,在报告备注栏写下一行字,“每次重启,都是进化。”
下午三点,修复液触发机制进入最终验证。王浩把凌晨那场0.8秒预兆信号的波形单独提取出来,输入新设计的双因素算法——电阻变化率叠加声发射频率。
“窗口压缩到0.27秒。”他看着模拟结果,“比上次快了0.23秒。”
“够了。”刘好仃靠在桌边,“在孟买那种地方,0.27秒能躲过一次热震,就能多活一小时。”
财务总监这时候推门进来,手里拿着重新核算的成本单。他扫了眼满墙的数据,没提钱,反而问:“客户要是问,为什么贵?”
“你就说,”刘好仃把激光笔指向投影墙,“这块板子经历过17次系统重启,每次都是自己爬回来的。它不是零件,是活下来的证据。”
“可他们要的是设备,不是故事。”
“设备不会自己修裂缝。”刘好仃拿起那块烧黑的电路板,“但会躲、会记、会调整的机器,值得多付一点。”
财务总监沉默几秒,把成本单轻轻放在桌上,转身走了。
天快黑时,所有数据汇总完毕。刘好仃坐在实验台前,一页页翻过报告。最后一页是技术参数表,原本的“性能衰减≤15%”被划掉,改成了“动态安全系数≥1.3,含自愈能力折算”。
他拿起笔,在封面写下标题:真正的生存,是让每次裂痕都成为进化的刻度。
林晓彤抱着终端进来:“印度方面催了三次,问报告好了没有。”
“发吧。”刘好仃按下加密键,提示音清脆响起。
“告诉他们,”他站起身,把样件箱往物流区推,“我们卖的不是零件,是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权。”
晨光刚爬上测试舱的玻璃,GD-850-02的编号在冷光下泛着金属质感。刘好仃停下脚步,回头看了眼那块烧黑的电路板,它正安静地躺在工具箱里,边缘一道微光轻轻闪了一下。
他伸手摸了摸箱体侧面的标签,指尖刚触到“梯度涂层”四个字,物流车的引擎声就响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