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对了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就用拉家常的劲儿写。客户不是答题,是聊天。聊着聊着,真话就出来了。”
九道题改完,全是短句,没一个术语。最后一道是:“如果让您跟朋友推荐,您会怎么说?”
“留个空,让他们自己写。”刘好仃说,“咱们的顺口溜是起点,不是终点。”
---
中午刚过,第一批问卷随发货短信发了出去。
下午两点,刘好仃坐在小会议室,手里捏着老陈整理的回访名单。第一个是商用客户,某连锁早餐店的后厨主管,姓张。
老陈拨通电话,刚报上公司名,那边就问:“你们是不是出问题了?怎么突然打电话?”
老陈一僵,看向刘好仃。
刘好仃接过电话,嗓门不高:“张师傅,我是厂里拧螺丝的老刘,不是客服。”
那边顿了顿:“哦……老刘?”
“就想问问,那台机子在您后厨站得住脚不?”
“哎?”张师傅声音松了,“你还真这么问?”
“不然呢?写报告说‘用户满意度达85%’?”刘好仃笑出声,“我可不会算那个。”
张师傅也笑了:“实话讲,头三天挺好,第四天早上炸油条,启动那会儿,喘得有点费劲。”
“是刚开火那会儿吗?”
“对!火一上来,风扇得愣半秒才跟上,油星子溅出来好几回。”
刘好仃记下:“就那一次?”
“后来就好了。可能……机器也得醒盹?”
“有可能。”刘好仃没解释,只问,“那句‘连续爆炒八小时’,您还记得不?”
“记得!就冲这句下的单。”张师傅顿了顿,“可要是能再快半拍,那就真神了。”
“我记下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改不改是后话,但不能当没听见。”
挂了电话,他在本子上写:“炸油条晨高峰,冷启动延迟0.5秒——查电机初始响应。”
小李在旁边听着,想总结成“建议优化启动速度”,被刘好仃拦住:“别概括。客户说‘喘得费劲’,你就记‘喘得费劲’。味道一丢,就不是他的话了。”
---
第三通电话是个家庭客户,王阿姨,退休教师,家里装了一台。
小赵拨通后,刘好仃示意免提。
“阿姨您好,我们是厂家,想了解一下风扇使用情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