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要不要加个备注?”小李问,“说明这些数据基于过去七天137张模糊案例的回测结果,样本覆盖典型干扰场景三类,光照条件四种。”
“加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让人挑不出刺。”
老张忽然起身,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,在“判定可靠性”那行字下面,画了条横线,写下:“经验证,当前方案可防漏、可追溯、可复制。”
他放下笔:“这三条,够用了。”
小李把报告拉到最后,插入三人电子签名区。鼠标悬在“保存”按钮上,回头问:“真这么交?”
“不然呢?”刘好仃说,“干了这么多天,总不能最后自己不信。”
小李点了保存。文件版本跳成V1.0,时间戳定格在十四点零七分。
“发出去?”小李问。
“先不急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等我们自己再过一遍。数据不能只看结果,还得看过程。”
小李立刻调出日志后台。系统记录显示,每一张进入模糊库的图像,都有完整的操作轨迹:谁触发、哪次运行出现分歧、置信度变化、最终归档路径。
“你看这张。”刘好仃指着一条记录,“早上九点十八分,同一张图连续三次输入,第一次判裂纹,第二次判划痕,第三次建议复核。系统没放行,直接标黄进库。十分钟后,老张登录,确认高危,打标,归档。”
“全程七分钟。”小李说,“比人工全检快一半。”
“关键是,它知道自己拿不准。”刘好仃说,“以前是硬判,现在是认怂。认怂比硬扛靠谱。”
老张忽然笑了:“我带徒弟那会儿,总说‘看不出就别瞎说’。现在倒好,教AI学会闭嘴了。”
“它不是闭嘴。”小李纠正,“是学会举手了。”
三人静了片刻。报告静静躺在共享目录里,标题清晰,数据完整,结论明确。
“接下来呢?”小李问。
“再跑三天。”刘好仃说,“看看数据是不是还能稳住。如果连续七十二小时预警率不掉,漏检率不反弹,咱们就真能松口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