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陈拾安靠在墙上,缓缓滑坐在地,额头渗出冷汗。他知道,这不是第一次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但他更清楚,每一次这样的电话,都是系统缺失下的个体救援。他不能永远靠一部手机救人于悬崖边缘。
于是第二天,他向省教育厅递交了一份提案??《关于建立“青少年心理危机即时响应平台”的可行性报告》。核心建议包括:设立全省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,整合公安、医疗、教育三方联动机制,开发基于AI语音识别的高危来电自动预警系统,并培训一批具备基础干预能力的“校园倾听员”。
他在提案附言中写道:
>“我们无法阻止所有人走向天台,但我们可以确保,当他们拨出最后一个电话时,接起的不只是机器,而是一句温暖的‘我在’。”
这份提案引起了高层重视,三个月后被列入省级民生重点工程试点名录。
与此同时,“听风计划”逐步扩展至十二个县市,累计收集学生匿名倾诉信件逾八万封。陈拾安带领团队对这些文本进行语义分析,提炼出“学业羞耻”“亲情疏离”“自我否定”三大核心创伤模式,并据此设计出一套“心理免疫课程包”,包含十节团体辅导课、五套家庭沟通工具卡和一系列校园戏剧剧本。
其中最受欢迎的一出短剧名为《我不是懒,我只是累》。剧情讲述一名高中生长期遭受“摆烂”标签,直到某天在心理咨询室哭诉:“我不是不想努力,是我试了太多次都失败,现在连呼吸都觉得对不起爸妈。”全场观众无不动容。
该剧在全国多所中学巡演期间,引发广泛讨论。有媒体评论:“这是第一次,我们不再追问‘你怎么不上进’,而是开始反思‘我们是否给了孩子喘息的空间’。”
转眼已是夏末。研究生生涯接近尾声,同学们纷纷忙着发表论文、联系就业单位。有人劝他也该考虑留校任教或进入高校行政系统,毕竟以他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影响力,前途可谓一片光明。
但他只是笑笑:“我要回去。”
“值得吗?”有人不解,“你在大学待几年,完全可以换个赛道,拿更高的职称,赚更多的钱。”
“值得。”他说,“因为我记得那个在雪夜里抱着膝盖对我说‘老师,我觉得我自己很脏’的女孩;我记得那个因为数学考砸躲在器材室割腕的男生;我记得每一个把纸条塞进门缝的手,都在发抖。”
他望向窗外飘落的第一片梧桐叶,轻声道:“有些人走进教室是为了改变世界,而我走进教室,只是为了不让世界把某些人彻底吞没。”
毕业答辩当天,礼堂座无虚席。不仅是本校师生,还有来自各地教育部门、公益组织的代表。他的PPT极为简洁,首页只有一句话:
>“心理教育的本质,是从‘你要坚强’转变为‘你可以脆弱’。”
整个汇报过程中,他没有使用任何艰涩术语,而是用一个个真实故事串联起理论框架。当他展示那幅由学生集体绘制的“耳朵树”壁画照片时,台下已有不少人悄悄拭泪。
评委提问环节,沈教授作为主席最后一个发言。
“陈拾安,”她看着他,目光深邃,“你的研究扎根实践,充满人文关怀。但我必须问你:如果你的研究成果最终未能改变体制,如果大多数学校依然无视心理教育,如果孩子们依旧在沉默中崩溃……你还会坚持吗?”
全场寂静。
他站起身,挺直脊背,声音不大,却穿透整个空间:
“会。
就像老道士当年在破庙里对我说的那样??
人心如井,千年不枯,唯惧无人投石问一声寒暖。
我愿做那个不断投石的人。
哪怕回音微弱,哪怕岁月漫长。
只要还有一个人听见,就不算徒劳。”
掌声如雷,久久不息。
一个月后,他正式重返青林县第三中学,职务仍是心理辅导教师。不同的是,这一次,他的办公室门牌上多了一行小字:“省级心理示范工作室?听风阁”。
开学第一天,上千名学生齐聚操场参加“心灵启航仪式”。他站在升旗台前,面对全校师生,举起一本泛黄的《庄子》。
“同学们,”他说,“这个世界会要求你们优秀、强大、永不言弃。但我想告诉你们另一句话??
**脆弱不是缺陷,沉默不是懦弱,求助不是失败。**
你们不必完美才能被爱,也不必成功才有资格活着。
如果哪一天你觉得撑不住了,请记住:
在这栋楼的三楼东侧,有一扇门永远为你敞开。
门后没有人评判你,只有人愿意听你说完一句话??
哪怕那句话是:‘我好痛。’”
话音落下,阳光正好穿过云层,洒满整个校园。学生们自发鼓掌,许多人眼中含泪。
而在心理咨询室门口,一块新的木牌悄然挂起,与原有的“此处安放沉默的灵魂”并列:
>“这里不说教,只倾听。
>这里不治病,只陪行。
>若你愿开口,我必在。”
傍晚,陈拾安独自坐在办公室里,整理新学期的咨询预约表。桌角放着一杯热茶,袅袅白烟升腾,在夕阳余晖中幻化成各种形状??有时像只飞鸟,有时像朵云,有时又像某个孩子终于展露的笑容。
手机再次震动。这次是陈思雨发来的照片:她穿着戏服站在舞台中央,聚光灯打在脸上,嘴角扬起久违的弧度。配文只有短短一句:
>“老师,我今天说了真话,没人笑话我。”
他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然后轻轻打出回复:
>“因为你本来就不该被笑话。
>你只是,终于回到了光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