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,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简历资料,阳光透过玻璃洒在纸页上,照得他眯起眼睛。他一边翻着资料,一边低声念叨:“这年头,讲师比应聘的技工还多。”
助理小张端着两杯咖啡进来,放在桌上,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笑:“刘哥,怎么啦?这些讲师都不合心意?”
“不是不合心意,是太合心意了。”刘好仃把其中一份简历递过去,“你看这个,行业经验倒是挺硬,可讲课风格……我读了几行就犯困。”
小张接过一看,差点笑出声:“‘授课风格:逻辑严谨、内容系统’……听着像教科书。”
“对吧?”刘好仃摊手,“咱们这次培训不是开学术论坛,是要让员工听得懂、学得会、用得上。”
两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讨论,窗外的蝉鸣和空调的嗡嗡声混在一起,倒也显得安静。
“其实也不是不能请理论派的,”小张说,“但得搭配一个实操型的,不然光讲不练,大家还是记不住。”
“有道理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咱厂里这些人啊,最怕听那些大词儿,什么‘认知升级’‘能力重构’,听得人一头雾水。”
“那要不要加个试讲环节?”小张提议,“让一线员工听听看,到底哪个老师讲得好。”
“嗯,这个主意不错。”刘好仃眼前一亮,“让干活的人来选讲课的人,公平又实用。”
他们正说着,会议室那边已经热闹起来。评审小组的成员们陆续到场,有人带着笔记本电脑,有人抱着一摞资料,还有几个已经开始争论讲师人选的问题。
“我觉得老王那个推荐靠谱,人家带过上千人的培训班!”一位年轻主管说。
“可我们这不是企业内训,是实打实的操作指导。”另一位女同事摇头,“你请个大学教授来讲玻璃切割,能讲明白吗?”
“也不能这么说,”另一个男同事插话,“理论扎实才能深入浅出嘛。”
刘好仃走进会议室时,正听到这句话,笑着接了一句:“说得没错,但咱不是要培养哲学家,是要教会工人怎么把玻璃切得准、熔得匀。”
会议室里一阵笑声,气氛轻松了不少。
“这样吧。”刘好仃坐下后打开投影仪,“我们先统一评分标准,再逐一评估候选人。别争了,吵不出结果。”
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评分表,分为“行业经验”“授课风格”“案例匹配度”三个维度,每个维度满分为10分。
“谁来打分?”有人问。
“我们都打。”刘好仃指着自己,“最后取平均值。”
会议开始进入正题,大家轮流发言,逐个分析候选人资料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