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站在车间走廊的玻璃样品架前,指尖轻轻滑过一块弧形调光板的边缘。阳光从高窗斜切进来,在玻璃表面折射出一道淡青色的光弧,像春天刚抽芽的柳枝。他没看手机,但知道里面正躺着三封未读邮件——两封来自海外代理,一封是技术部的排产确认。
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时,小林正抱着一台投影仪踉跄进门,后脚跟还卡着门框。“刘工,我发誓这机器上周还好好的!”她一边调试一边嘟囔,“现在它跟我早起的闹钟一样,关键时刻掉链子。”
“那就别指望它自动开机。”刘好仃顺手把保温杯放在会议桌角落,杯盖拧开一条缝,热气缓缓升腾,“咱们人脑比它靠谱。”
人陆陆续续到齐了。老张抱着文件夹,小李拿着平板,技术组的小王甚至带来了生产线的实时数据屏。空气里有种微妙的躁动,像是雨前的风,压着地皮往前推。
“上周的订单已经排到第四车间了。”小李翻着报表,“‘未来工场’二期扩建提前启动,对方明确说优先考虑咱们。还有杭州艺术馆,他们设计师昨天发来新需求——要让玻璃在立秋那一刻自动调成金黄色。”
“不是节气颜色吗?”小林抬头,“怎么还带自动感应的?”
“客户说,建筑要有呼吸感。”小李耸肩,“咱们卖的又不是玻璃,是情绪调节器。”
刘好仃笑了,没接话。他走到白板前,写下两个字:“评估。”
“咱们得看看,这阵风到底是过堂风,还是真的起风了。”
话音刚落,老张就皱眉:“怎么评?按利润?还是按合同量?”
“当然是利润。”财务组的小陈立刻接话,“三个月回款率提升了41%,毛利率稳在38%以上,这说明咱们的定价策略成了。”
“可品牌影响力呢?”小林不服气,“咱们上个月在行业论坛的帖子,转发量破了纪录,还有两个环保组织主动联系我们做联合发布。这些能算钱吗?”
争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有人坚持看数字,有人强调口碑,还有人提出该算“客户回头率”和“需求定制率”。
刘好仃听着,没打断。等声音渐渐低下来,他才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个十字坐标。横轴写“短期收益”,纵轴写“长期价值”。
“咱们不选边。”他说,“咱们全都要。”
他在坐标上点了四个点:第一个是“未来工场”项目,落在右下角——利润可观但创新度一般;第二个是马来西亚生态酒店,偏左上——订单小但定制化强,品牌曝光高;第三个是杭州艺术馆,接近正中央——技术难度高,客户粘性强;最后一个,他写下了“越南试单客户”。
“这个客户只订了两片样品。”他说,“但他们提了个问题:能不能让玻璃在雨天自动起雾,形成山水画效果?”
会议室安静了一瞬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