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老吴咧嘴笑了:“有个客户打电话来,说你们是不是在他厂里安了内线。”
会议室一阵轻笑。
刘好仃也笑了,但没停太久:“笑归笑,咱们得冷静看数据。运输效率上去了,可客户满意度只涨了8个百分点,跟预期差了两个点。这说明啥?”
没人接话。
“说明我们省了时间,但没完全省到客户心坎上。”他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写下三行字:
快,是对的。
省,是必要的。
但客户要的,是稳。
“咱们现在快是快了,可一旦出点小岔子,客户还是觉得‘悬’。比如温州那三家连续加急的客户,他们不怕贵,怕断料。我们得让他们觉得——货,随时都在路上。”
小李举手:“那是不是得再加几个流动仓点?”
“不急。”刘好仃摇头,“先摸清规律。我们现在有数据了,就得学会‘听’它说话。比如,为什么苏州的F-3会断?是备货不足,还是配送延迟?为什么宁波装卸时间忽高忽低?是人的问题,还是流程的问题?”
他顿了顿:“优化不是一锤子买卖,是持续听诊。咱们现在就像医生,数据是听诊器,得天天听,时时调。”
一周后,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的公告栏前,手里捏着一叠新打印的报表。标题写着:“供应链优化阶段性成果汇报”。
底下是几组醒目的对比数字,还有一张客户反馈摘录表。有人写:“这次补货比孩子放暑假还准时。”也有人提意见:“流动仓来了,但型号没带全,白等半天。”
刘好仃用磁铁把报表贴好,转身进了会议室。全员大会定在下午两点,所有人都来了。
他站在台前,没拿讲稿,只说了几句:“这一个月,咱们换了路线,改了排班,试了流动仓。车跑得更稳了,货送得更快了,钱也省下来了。这些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是大家一点一点抠出来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