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供应商的电话刚挂,刘好仃就把会议室的门推开了。门轴发出熟悉的“吱呀”声,像是老厂房在打招呼。他没看表,但知道时间正好——九点整,人到齐了。小陈坐在靠窗的位置,手里抱着那个印着“ESG学习资料”的文件夹,封面边角已经磨白了一圈。
“开始吧。”刘好仃把笔拍在桌上,声音不大,但够清楚。
他翻开笔记本,第一页就是上回画的那张框图:现在、未来,中间三个点。绿色包装试点、废料回收优化、员工学堂启动。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三下,像敲门。
“上周大家看了供应商的数据,也听了专家讲座,今天不是继续摸底,是定方向。”他抬头,“咱们得把‘能碰的事’变成‘要干的事’。”
话音刚落,质检组老李就举手了:“刘师傅,我先说个实话——绿色包装这事儿,真要换可降解护角,运输破损率要是高了,客户一个投诉,咱们三个月白干。”
“我记着呢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供应商说他们做了二十次模拟运输测试,破损率只多了0.3%。咱们可以先小批量试,发往本地客户,不走长途。”
“那成本呢?”财务的小王接话,“新材料贵三成,这笔账算进报价里,客户能接受?”
“不一定要全转嫁。”刘好仃翻开小册子,抽出一张打印的对比表,“你看德国那家H公司,他们换环保材料后,虽然单价涨了,但大客户签了三年长约,还主动加量。为什么?人家要的是‘合规标签’。”
“咱们客户也认这个?”
“已经开始认了。”他合上资料,“广东展厅上次问ESG,不是闲聊。人家明年招标,这一项占评分15%。咱们不跟,连门槛都进不去。”
会议室安静了几秒。
小陈突然开口:“我觉得废料回收这块也得动。咱们现在68%的回收率,看着还行,可人家头部企业都用光谱分拣了,咱们还在靠人眼挑颜色。再这么下去,五年后咱们的‘绿色’俩字,就成了贴在墙上的奖状。”
“设备要两百万。”老李皱眉,“这笔钱从哪儿出?”
“不是现在全掏。”刘好仃早有准备,“可以分三年摊。而且省下的原材料费用,每年能省四十万左右。设备商还答应先租后买,压力小点。”
“那员工学堂呢?”小李举手,“咱们真要搞培训?晚上上课,老师哪儿找?工人愿不愿意来?”
“我问过几个年轻工人。”小陈翻着调研笔记,“有人想学叉车证,有人想考电工。只要公司报销,八成以上愿意参加。”
“这不是福利,是投资。”刘好仃说,“一个会开叉车的玻璃工,比只会搬玻璃的值钱。将来自动化线一上,人不能只守着老手艺。”
“可这三件事一起上,人手真够?”老李还是担心,“生产任务摆在那儿,咱们又不是集团总部,有专门的项目组。”
“所以得排优先级。”刘好仃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:
绿色包装试点
废料回收优化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