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所以这次,咱们宁可慢点,也不能漏项。”他指着表格最后一栏,“每个项目,都得过三关:数据准不准,逻辑通不通,结果可持续不可持续。”
会议结束前,评估框架定了下来:双轨制评分,硬指标占六成,软指标占四成,外加一项“可持续性观察项”。下周三前,各项目负责人提交初步数据。
散会后,刘好仃回到办公室,刚坐下,小陈就敲门进来,手里拿着打印好的评估表。
“我按您说的,把软指标拆成了具体行为项,还加了案例说明。”她把纸递过去,“比如‘员工主动优化操作流程’,算加分项。”
他接过一看,表格下方用小字列了几条真实记录:某工人发现搬运路径绕远,提出改道建议,节省工时15%;某班组长培训后组织班组晨会讲安全,连续三周零事故。
“这些是你从哪儿挖出来的?”
“车间走访记的。”她笑,“本来只是随便聊聊,结果发现不少人真把培训当回事。”
“那就对了。”他把表钉在墙上,“这些不是数据,是活气儿。咱们的评估,就得把活气儿算进去。”
接下来几天,团队分头行动。小王负责绿色包装,联系三家客户,收集破损率和拆包反馈;老李带着人翻废料台账,核对回收量;小陈则跑车间,发问卷、做访谈,连食堂阿姨都被问了两句:“你觉得厂里搞培训,有没有让工人脾气变好?”
但进展并非一帆风顺。小王反馈,一家外地客户迟迟不回问卷,电话打了三次,对方只说“太忙”,最后干脆不接。老李那边,设备商以“商业保密”为由,拒绝提供分拣机的实际运行数据。
周五下午,刘好仃召集紧急碰头。
“数据拿不到,评估就瘸腿。”他听完汇报,没发火,只问,“有没有替代方案?”
小王摊手:“公开招标信息里提过一次使用率,但没具体数字。”
“有提就算有缝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把那条信息摘出来,标注来源,算参考数据。咱们不编,但也不等。”
他又转向老李:“设备商不给数据,咱们能不能自己测?比如请第三方机构做个短期监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