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小陈眨眨眼:“可创新……从哪儿开始?咱们又不是设计公司,也没请品牌顾问。”
“我不指望明天就搞出个slogan。”刘好仃笑了,“但得开始想。比如,为什么客户记住的是‘无破损’,而不是‘用了可降解材料’?为什么员工发朋友圈,写的是‘五十岁还能学’,而不是‘公司开了课’?”
他站起身,走到白板前,写下四个字:品牌温度。
“咱们的优势不在广告词,而在这些真事。可光有温度不够,还得有辨识度。别人做环保,咱们也做,怎么让人记住是咱们做的?”
小王举手:“要不,咱们把员工学堂拍成短片?真人真事,不演。”
老李摇头:“拍可以,但别搞成宣传片。现在谁爱看企业自夸?”
小陈插话:“要不搞个‘玻璃背后的故事’系列?从护角到包装,从废料到新材,讲过程,不讲成绩。”
刘好仃听着,没打断。他把三个建议写在白板上,用圈标出来,然后画了个大问号。
“都挺好,但还不够‘新’。”他说,“咱们在做的,其实是把已经做的事再讲一遍。可品牌创新,得往前迈半步——让人没想到,但一想,又觉得‘对,就该是你们干的’。”
屋里安静下来。
小王挠头:“可咱们天天在厂里,哪来的‘新’?”
刘好仃没答。他想起早上复查质检报告时,技术员随口提了一句:“其实那三分钟差,是因为换了新模具,冷却效率高了,按理说可以缩短时间,但标准没更新。”
他当时没在意,现在却觉得,这不就是“新”吗?不是靠喊,是靠做出来的偏差里,长出的新芽。
“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大动作。”他慢慢说,“有时候,是咱们自己没意识到,已经走在前面了。”
老李若有所思:“您的意思是,咱们得先看清自己?”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咱们做了这么多事,不是为了应付检查,也不是为了拿奖。可现在,得学会‘看见’自己。别人看不见的细节,咱们得让它发光。”
小陈突然说:“要不,咱们做个‘责任日志’?每天记一件小事,比如谁修了漏水的水管,谁提醒包装改了角度,积少成多,慢慢就能看出咱们的‘性格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