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天还没亮透,工具间的灯已经亮了。刘好仃把那叠问卷从抽屉里拿出来,纸边有些卷了,是他昨晚临走前无意识捏在手里的。他没急着翻开,而是先倒了杯热水,吹了两口,才把纸张一张张摊在桌上,像整理一叠没说完的话。
小陈来的时候,看见的就是这幅景象:刘好仃低着头,用铅笔在问卷上画圈,有的圈得轻,有的重得快把纸戳破。
“昨晚……你没走?”小陈问。
“走了一半,又回来了。”刘好仃头没抬,“有些话,白天听不到,夜里翻出来,才觉得沉。”
他指着一张纸:“这个人说,‘我提过三次流程改进建议,三次都被当成闲事。’下面没署名,但字迹我认得,是东区老李。他干了二十年,从没写过一张报修卡,却写了三张建议卡——结果呢?没人回,也没人提。”
小陈坐下,拿起一张:“那咱们现在做这个,是不是……有点晚?”
“不晚。”刘好仃把铅笔放下,换了一支黑笔,“人不是不想说,是说了没回音。回音一断,话就收起来了。咱们现在要做的,不是催人说话,是让人知道——话能落地。”
他翻开日志本,扉页那行“让每个人都有声音”还在红胶带底下,墨色沉稳。他没多看,直接翻到新页,写下三个字:知、励、通。
“问题有三根柱子,咱们就搭三条路。”他说,“先让人知道这事儿跟自己有关,再让人觉得说了有用,最后,得让声音有来有回。”
小陈点点头,又皱眉:“可怎么让人信呢?上次发问卷,有人写‘说了也白说’,这念头都长进骨头里了。”
“那就从骨头外头开始敲。”刘好仃把白板推到中间,拿起马克笔,在上面画了三块区域,“今天不开长会,咱们就干一件事——把这三块地,一块一块耕出来。”
老周进来时,手里还拎着早饭的塑料袋。他往桌边一靠:“又开会?我还以为昨天那堆纸就够折腾了。”
“比那更折腾。”刘好仃递给他一支笔,“今天咱们要设计的,不是制度,是人心的回音壁。”
老周哼了一声,但还是坐下了。
“第一块地,叫‘知’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第一个字,“很多人觉得,改进是上面的事,咱们只管干活。可咱们修的每一条管、换的每一盏灯,都是改进。得让他们知道——自己就是主角。”
小陈举手:“要不……每天晨会留五分钟,让工人自己讲?就说‘我昨天发现啥问题,怎么解决的’?不用稿,随便说。”
“好。”刘好仃记下,“就叫‘每日一讲’,不评对错,只讲故事。谁讲了,名字记在‘心声墙’上——不署名也行,贴个代号,比如‘东区穿蓝鞋的’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