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盯着电脑右下角跳出来的邮件提示,没急着点开。他先把“转化优化任务追踪表”里的三项主任务重新看了一遍,确认每条都标了责任人和时间节点,才伸手去拿茶杯。杯子是昨天老张顺手塞给他的,印着厂里去年技术比武的logo,边角磕了一块,倒水时得斜着拿才不洒。
他抿了口茶,点开邮件。系统自动推送了“48小时主动回访”的首周执行数据。三个试点区域,客户二次互动率从32%跳到了58%。数字旁边还附了小林加的一行备注:“B区李某标记已回访,客户未接通,按流程记为完成。”
刘好仃放下杯子,拿起手机,直接拨通了李某的号码。
“您好,我是玻璃厂的刘好仃,想了解一下您上周试用后的使用情况。”
电话那头愣了几秒,“啊?没人联系过我,这还是第一次有人主动问。”
“那您有收到回访电话吗?说是试用结束后48小时内。”
“没有,真没有。我还以为你们那事结束了。”
挂了电话,刘好仃打开系统记录,那条“已回访”的状态赫然在列,时间戳是前天下午三点十七分。他截图发进销售群,只写了一句:“回访不是打勾,是声音传到客户耳朵里才算。”
群里安静了两分钟,阿珍回了个“明白”,小林发了个锤子表情,老张没说话,但把昨天交上来的区域执行汇总表重新上传了一次,新增了“通话时长”和“客户回应关键词”两栏。
当天下午,涉事销售被叫到维修角谈话。刘好仃没批评,只问他:“你打了电话,系统也显示拨出了,客户没接,算不算完成?”
那人低头,“我以为标记一下就行,反正系统认。”
“可客户不知道系统认不认。”刘好仃把手机推过去,播放了一段录音,是另一名销售打给C厂技术员的回访,“你听,人家说了‘设备运行正常,但切割精度有点偏差’,这才叫回访。你那一下勾,勾掉的是问题,也是机会。”
从那天起,所有回访必须上传通话录音或客户确认截图,系统自动关联时间戳。刘好仃在追踪表里加了第四栏:“客户真实反馈摘要”。
回款进度看板上线第三天,财务部还在用老台账。刘好仃打印了三份超期未回款的合同,送到财务主管桌上。
“这三笔,销售说客户已签收,您这儿没到账,银行流水能查吗?”
主管皱眉翻了会儿,忽然抬头:“这笔两万八的,客户打到旧账户了!我们没绑定那个账号,差点当坏账处理。”
刘好仃点头,“系统看板早就标红了,可没人看。”
主管沉默两秒,叫来助理:“把新看板接进来,每天早上九点更新一次。以后颜色标记,也算数。”
当天下午,全厂通报了这起“险些漏账”事件。刘好仃在邮件里写:“看板不是为了好看,是为了让钱少走丢。”
老张那边的三套台账统一卡在了第五天。研发组长死活不肯把“验收达标”字段改成“客户签收+回款到账”,说技术标准不能妥协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