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刘好仃把拾音器轻轻放进工具箱,盖子合上时发出“咔”的一声闷响,像是给刚才那场实验画了个句号。他没笑,也没拍谁的肩膀庆祝,只是掏出日志本,在空白页上写了三个问题:能省多少废品?能降多少停机?能复制到几条线?
林晓彤站在测试舱门口,手里还捏着刚才分析用的U盘。“你不激动?”她问。
“激动留着下次切炸了再用。”刘好仃把笔帽按上,插回口袋,“现在得算账。”
王浩从控制台那边走过来,耳机还挂在脖子上,像条松垮的围巾。“我已经把那七段预警音频存好了,采样率也调成16k,系统能认出来。”
“能认出来是一回事,值不值得推是另一回事。”刘好仃拉开旁边的小铁桌,拍了两下,“来,趁热打铁,开个短会。不谈技术能不能行,只算一件事——投钱投人,回不回得来本。”
林晓彤把U盘插进笔记本,屏幕亮起的瞬间,她忽然笑了:“你还真当成项目评估了。”
“这不是项目,是念头。”刘好仃指了指白板,“念头跑得比风快,可咱们得知道它该往哪儿吹。”
王浩搬了把折叠椅坐下,椅腿在地面上划出短促的吱声。“那从哪儿算起?”
“从最土的开始。”刘好仃站起身,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:
一、技术能复制吗?
二、钱多久能捞回来?
三、别人有没有也在干?
“叫它‘三轴评估法’。”他说,“不玄乎,就看这三个方向指不指得通。”
林晓彤托着下巴:“第一点我来。咱们这套系统现在靠的是老设备音频+人工标注,核心是频率偏移识别。理论上,只要材料有应力积累过程,发出的声音有规律,就能套用。”
“比如?”王浩问。
“陶瓷压板、光伏玻璃、甚至复合板材。”她调出一张行业报告截图,“这三类材料近三年爆片率都在4%以上,光华南地区,年损失流水超两个亿。”
王浩眼睛一亮,马上又压住情绪:“可人家产线设备不一样,咱们这拾音器是矿机拆的,改装一次五千起步,人家愿不愿意改?”
“所以要看第二轴。”刘好仃接过话,“你来算成本收益,按咱们厂的线算。”
王浩打开表格,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。十分钟不到,屏幕上跳出一组数据:单条切割线年均因爆片损失约2.8万元,含废料、停机、返工、人工误工;改装成本含硬件、调试、培训,合计1.5万元;若系统预警有效率80%以上,回报周期不足七个月。
“还不算安全账。”林晓彤补了一句,“炸片飞溅,伤人风险高。咱们少一次,就少一分隐患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