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老是老了点,但算过三十年的玻璃应力曲线,不比新机器差。”他敲了敲机箱,“就是别连远程桌面,厂网会限速。”
当晚八点,三人轮流值守,把仿真拆成三段跑。第一段风道建模,第二段热源分布,第三段鳍片角度优化。每两小时换人,中间泡面垫肚子。
凌晨十一点,结果出来:原设计风道效率不足,鳍片角度得调十五度,才能保证长时间运行不积热。
林晓彤把数据整理成一份非正式备忘录,标题写的是“测试流程优化建议V2”,存进了“测试流程优化”文件夹。谁要是问,就说在做日常调试。
第二天早上,刘好仃到厂时,老陈的物料替换报告已经躺在邮箱里。B类电容首批装配完成,产线没停,客户也没投诉。成本压了3.7%,比预期还多0.5个点。
他正看着,小李冲进来:“技术护航卡打样出来了,您看看。”
刘好仃接过卡片,正面是模块图,背面二维码,下面一行字:“您的专属技术支持”。他指着名字栏:“这里写‘刘好仃’,电话留我手机号。”
“可这……太显眼了,万一客户天天打?”
“打就打。”他把卡片翻过来,“我们卖的不是冷冰冰的模块,是有人负责的东西。客户知道找谁,才敢用。”
中午,林晓彤把备忘录打印出来,放在刘好仃桌上。他看完,没说话,打开“种树计划”文件夹,在【技术预研】下面新建了个文档,标题是“散热结构优化初稿”,权限设为仅限查看。
傍晚六点,车间灯一排排亮起。刘好仃关掉老陈的报告,抬头看了眼生产线,模块正在流水线上缓缓移动,焊点闪着微光。
他打开“种树计划”文件夹,在三行子目录下分别打钩:
【服务响应】首单闭环
【成本精控】B类启用
【技术预研】仿真初成
鼠标停在“下一步”按钮上,没点。
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。外面天已经黑了,装卸区的叉车还在动,一车成品正往外运。
林晓彤走过来,手里拿着新一版散热草图:“如果鳍片角度调15度,模具得重开,但我们现在……”
刘好仃接过图纸,翻到背面,用笔写了个数字:“先做三套试验模,费用从技术改造备用金里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