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赵成迟疑道:“将军,此时出兵,正值严冬,粮草转运艰难,将士易冻伤亡……且朝中或有谏阻之声。”
霍云冷冷道:“若任她继续毁寺焚经,将来子孙后代问我们:‘你们那一代人,为何让千年智慧毁于一旦?’我们将何言以对?兵马可以再练,城池可以再建,但文化一旦断绝,民族便亡了魂!”
次日早朝,果然有御史大夫出列反对:“边患虽急,然民生未固,不宜轻启战端。况吐蕃地处高原,气候恶劣,大军深入,恐重蹈贞观年间覆辙。”
霍云立于殿中,声如洪钟:“诸位可知,敦煌藏经洞中所藏何物?不止佛经,更有先秦竹简、汉代医书、魏晋乐谱、唐代历法、西域语言典籍百余种!那是我华夏文明的根脉所在!今日若因畏难而不救,明日天下学子将无书可读,后世史官将无据可查!”
他取出一卷残破经书,高举过顶:“这是昨夜快马送来的敦煌劫余之物??《大唐西域记》手抄本,仅存三页。你们看看,上面的字迹还在滴血吗?”
满朝文武鸦雀无声。
新君终于开口:“准奏。倾全国之力,也要夺回敦煌,护我文脉!”
三日后,大军开拔。霍云亲率中军,冒雪西征。沿途百姓自发捐粮送衣,老者焚香祷告,孩童跪拜相送。行至陇山,忽有上千儒生徒步追随,携笔墨纸砚,愿为军中文书,记录此战始末。
霍云感怀不已,在雪地中设坛祭天,焚香告慰历代英灵:“吾等此行,非为开疆拓土,亦非逞一时之勇,只为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文字与信仰。愿山河为证,日月为鉴,此志不渝!”
大军越祁连,穿戈壁,历时四十余日,终抵敦煌城下。
此时城垣残破,白骨遍野,焦土之上犹有经书碎片随风飘舞。吐蕃军主力已退守南山营地,留数千残兵守城。罗承远当夜奇袭,火烧敌营,一举夺回城池。
霍云进城第一件事,便是率全军将士步行至莫高窟前,对着满目疮痍的洞窟集体跪拜。随后下令:立即组织僧侣、学者、工匠三百人,全力抢救残存经卷,分类封存,择机运回长安;另拨军粮五百石,赈济流亡百姓;并在窟前立碑,铭曰:“文明不死,薪火相传”。
战事持续至次年春,李世勋与回纥联军攻破吐蕃东部要塞,斩首万余,俘获赤玛伦之弟赞婆。赤玛伦本人率残部遁入羌塘荒原,从此销声匿迹。
凯旋之日,长安万人空巷。百姓夹道欢迎,鲜花洒满归途。新君亲至灞桥迎候,赐霍云“定远忠武王”爵号,许其佩剑上殿,入朝不趋。
霍云却婉拒封王:“臣受命于危难之际,所做一切,皆为先帝托付,为江山社稷。功过自有史书评说,爵位荣宠,不敢多求。”
回府当晚,他独自登上后园高楼,望着满城灯火,久久不语。
赵成送来热茶,轻声道:“将军,仗打完了,天下也差不多太平了。您说过,等这一天,咱们去陇西种田。”
霍云笑了笑:“你还记得啊。”
“怎会不记得?我说种麦,您放牛。”
霍云仰望星空,缓缓道:“可我总觉得,还有一件事没做完。”
赵成一愣:“什么事?”
“萧厉。”霍云低声道,“他已经三个月没来上朝了。说是染病在家休养,可我派人去探,却发现他每日深夜都在翻阅一部旧档??《先帝起居注》。”
赵成神色微变:“他……想查什么?”
“查太子真正的死因。”霍云闭上眼,“当年崔焕毒杀太子,证据确凿。但我们隐瞒了一个细节??那杯毒酒,是通过一名贴身宦官送去的。而那宦官,是燕王乳母的侄儿。”
赵成倒吸一口冷气:“所以……燕王早就知情?甚至可能参与其中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霍云声音低沉,“但我知道,若这件事被公之于众,不仅燕王必死,整个皇室都将陷入腥风血雨。新君刚刚亲政,根基未稳,经不起这样的震荡。”
“那您打算怎么办?”
霍云沉默良久,终于开口:“明日,我去萧府走一趟。”
翌日午后,霍云白衣素袍,未带随从,独自踏入萧府大门。
萧厉卧病在床,面色苍白,见他进来,勉强起身。
“你来了。”他说。
“你查到了多少?”霍云直问。
萧厉苦笑:“足够让我睡不着觉了。原来不只是崔焕一个人……还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。而你,一直都知道,却选择掩盖。”
“因为我必须这么做。”霍云坐下,“若真相大白,今日的太平不会存在。燕王一党必反,朝堂分裂,四方再乱。百姓好不容易喘口气,难道又要回到三年前的血雨腥风中去?”
“可正义呢?”萧厉激动起来,“太子何等仁厚之人,就这样被人合谋害死,连个清白都不能留下?”
“正义从来不是一刀砍下去那么简单。”霍云看着他,“有时候,最大的正义,是让活着的人不再流血。我已经杀了崔焕,诛其九族,足以告慰太子在天之灵。剩下的,只能交给时间。”
萧厉泪流满面:“可我每天夜里都会梦见他……那个瘦弱的孩子,拉着我的手说:‘先生,你会保护我的,对吗?’”
霍云伸手握住他的手:“我现在依然在保护他。用另一种方式。”
良久,萧厉终于点头:“我答应你,不再追查。但请你答应我一件事??将来若有合适时机,请让史官如实记录这段历史,哪怕只藏于秘阁,也要留给后人评判。”
“我答应你。”霍云郑重道,“我会亲自撰写一份《先帝实录》,密封金匮,留待百年之后开启。”
两人相对无言,唯有窗外春风拂过,吹动案头一页泛黄的《论语》。
数月后,萧厉病愈复职,主动提议修订《大周律》,增设“诬告株连罪”,严禁因政争滥杀无辜。霍云欣然采纳,并在全国推行“狱讼公开制”,允许百姓旁听重大案件审理。
又一年春,江南稻熟,西北驼铃响起,丝绸之路再度繁荣。霍云辞去所有职务,仅保留“辅国太师”虚衔,每月初一入朝议事。
某日清晨,他牵着一头黄牛,带着锄头,与赵成一同踏上通往陇西的小路。
身后,长安城渐渐远去。
风起处,那杆“霍”字大旗仍在飘扬,如同不灭的誓言,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,直到下一个黎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