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笔趣阁]
https://m.ibqg.vip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她年约三十,眉目清冷,背负一柄无鞘长剑,腰间挂着一枚青铜铃铛。村童见之惊避,唯霍云抬头一看,便放下锄头,拱手相迎。
“阿兰珠让我来的。”女子开口,声音如冰泉击石,“她说,你还欠她一个答案。”
霍云默然。
赵成皱眉:“你是谁?”
女子解下斗篷,露出左臂一道火焰形疤痕:“我是阿兰珠的妹妹,呼衍氏阿依娜。三年前,你们迎她入宫,尊为太妃,追谥皇后。可你们从未解释??为何当年突厥可汗会准确知晓她的行踪?是谁泄露了她在雁门关外的秘密营地?”
空气瞬间凝固。
霍云闭上眼。
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。
当年阿兰珠身为突厥贵族之女,却因反对联姻汉室遭族人追杀,霍云冒险救她至长城脚下,藏于秘密军寨。然而不久后,突厥大军突袭该地,全军覆没,唯有阿兰珠被霍云亲兵拼死救出。事后调查,线索中断,无人知晓泄密者是谁。
但现在,阿依娜带来了新的证据。
她从怀中取出一块残破羊皮地图,上面标注着一条隐秘路线,终点正是那座军寨。而在边缘一角,有一枚小小的朱印??印文为“萧”字篆体,下方还有半个名字残迹:“景……”
“这是从我姐姐贴身侍女尸身上找到的。”阿依娜冷冷道,“那侍女原是燕王府送出的‘陪嫁’,表面忠心,实为细作。而这个印章,经查证,是燕王私用密印之一!”
霍云睁眼,瞳孔微缩。
原来如此。
燕王不仅参与谋害太子,还曾在背后推动突厥剿杀阿兰珠??因为他深知,一旦阿兰珠活着回到中原,便会揭露当年皇室联姻阴谋,动摇他的政治布局!
而自己,竟一直以为他是出于嫉妒或权力之争……
“你打算怎么办?”阿依娜盯着他,“你要为她讨个公道吗?还是要继续掩盖?”
霍云沉默良久,终于道:“我已经答应过一个人,不再掀起腥风血雨。”
“那你至少该告诉阿兰珠真相。”阿依娜声音微颤,“她这些年活得像个傀儡,被供奉在深宫,被称为‘贤妃’,可她真正想要的,从来不是这些虚名。她想知道,为什么亲人要杀她,爱人差点因她而死,而所谓的和平,到底是用多少谎言堆砌出来的!”
霍云仰头望天,秋阳刺目。
他知道,有些事可以拖延,但无法永远逃避。
当晚,他写下一封密信,命飞骑营旧部连夜送往长安,直呈阿兰珠。
信中只有两句话:
>“当年泄密者,确系燕王所遣细作。
>我隐瞒至今,非为保他,而是惧乱天下。
>今由阿依娜带来真相,任你裁断。”
十日后,长安传来消息:阿兰珠焚香沐浴,着皇后礼服,独自登上未央宫最高处的观星台,在群臣注视下,当众宣读了这封信的内容。
全场哗然。
新君震怒,欲下诏拘押燕王。然阿兰珠跪拜叩首,朗声道:“陛下,臣妾今日说出此事,并非要掀起杀戮。先帝已逝,太子仁厚,霍公忍辱负重,皆为保全社稷。若因臣妾一人之冤,再致骨肉相残,岂非违背所有牺牲者的初衷?”
她转身面向群臣:“我愿以余生之力,推动《和亲律》修订,确保今后任何公主和亲,皆不受政治胁迫,享有自主之权。并请设立‘昭义堂’,专录历代因政争受害之女性,使其冤屈不被遗忘。”
朝议最终采纳其议。燕王被削去“镇国柱石”称号,禁足府中,终身不得参政,然免于问罪。阿兰珠自此闭门修史,著《北疆纪略》,成为一代女史家。
冬去春来,又是一年。
霍云在陇西建起一座学堂,取名“昭义塾”,专收贫家女子入学,教她们读书写字、算术医药。赵成笑称:“您这是把战场搬到了书桌前啊。”
霍云答:“刀剑只能止一时之乱,唯有教育,能让下一代不再重复我们的错误。”
某日午后,一位白发老僧徒步而来,自称来自敦煌,带来一卷经书残页,乃是从莫高窟废墟中新发掘出的唐代《金刚经》抄本,背面竟有数行小字,似是当年被掳僧人所留:
>“吾等虽受辱,然心不灭。
>经毁可重抄,窟破可再修。
>惟愿后世执笔之人,莫忘今日血泪。
>文明不死,因其生于人心,而非石壁。”
霍云捧卷良久,终于展颜一笑。
他对赵成说:“我放心了。”
三年后,霍云病重。临终前,他穿上当年出征时的铠甲,佩剑登楼,遥望长安方向。
赵成含泪问:“还有什么未了之事?”
霍云望向星空,轻声道:“告诉史官……我不是圣人。我杀过该杀的人,也放过不该放的人。我做过对的事,也犯过错。但这一生,我没有背叛过这片土地上的人民。”
言毕,溘然长逝,享年六十八岁。
全国哀悼。新君罢朝三日,亲撰祭文,命百官素服送灵。灵柩自陇西返京途中,沿途百姓自发焚香跪拜,万人空巷。至长安城外,儒生抬棺,僧侣诵经,将士列阵,百姓执绋,一路送至杜陵山下。
墓碑无华,仅刻八字:
**“文明不死,薪火相传。”**
多年以后,有个孩子在学堂里问老师:“霍太师真的存在过吗?”
老师翻开一本泛黄的手抄本,指着其中一页说:“你看,这是他亲笔写的《先帝实录》节选,藏在皇宫金匮里整整九十年,直到当今陛下下令开启。里面记着一个时代的真实与挣扎。”
孩子又问:“那我们现在,算是太平了吗?”
老师望向窗外,春风拂过田野,书声琅琅。
“也许还没有完全太平。”他说,“但正因为有人曾经拼命守护过文明,我们今天才能坐在这里,自由地提出这个问题。”